第619章 智取 “九龙仓”!!!
推荐阅读:这个反派过于年幼 漫威:从格温蜘蛛侠开始纵横宇宙 安利你单推偶像,没让你推了偶像 圣女来时不纳粮 天下剑法出华山 这个顶流他神经病! 彩礼十万,你给二十万什么意思? 带着骑砍速通乱世 人在秦时,我与曹贼何异 蒲公英旅团的秘密庭院
包宇刚先从李家成手中买入了2000万股“九龙仓”,然后又花了一个季度的时间,再买入1000多万股。
此后,包宇刚与刘述栋二家又继续秘密收购。
包玉刚对“九龙仓”是势在必得,为此他愿意付出很大的利益。
自从,包宇刚当上“世界船王”之后,他就希望能上岸也有所发展,于是就打算投资岸上的产业。
当时市面上有个说法,谁得到九龙仓,谁就能掌握香江海运的岸上主导权。
包宇刚已经掌握了海里的主导权,岸上的主导权他自然也不想放下,而更重要的是,那个消息让他对香江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到了1980年,包宇刚领导的“隆丰国际投资公司”正式宣布,他们已经持有合共3900多万股九龙仓的股票,占总股份接近30%。
也就是说包宇刚一度成了九龙仓的最大股东。
而刘述栋领导的“刘氏海外投资”则是暗地里通过多个账户分散持有2000万股九龙仓股票,约占总股份的15%。
这会儿,他们两家加起来已经接近总股本的50%,大约持有45%。
一招暗渡陈仓,当怡和大班醒觉时,已经发现九龙处于危险边缘,他们所拥有的只是20%的九龙仓股份。
因此,怡和需要在法例规定的限期内买入足够的股份,才可以维持对九龙仓的控制权。
Y资本一开始还想和包宇刚协商,但是因为双方经营理念存在严重的分歧,所以双方的会谈最终是无疾而终。
Y国资本虽然不看好地区的未来,但是又不愿意让包宇刚就这么拿走九龙仓的所有权,就想玩一手阴的。
当时的股价已经被热炒到了67元,双方当从收购股票上角力已经拼尽全力。
包宇刚甚至为了母公司账面好看,还把手中的股票转到了自己能控制住的另一个公司。
眼瞅着,“九龙仓”的大权就要落入H资包宇刚的手里,怡和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他们立即找到汇丰银行,请求帮手。
尽管包宇刚是汇丰的董事,而且包宇刚和汇丰有着良好的关系及业务往来。
可是,Y资的力量毕竟还是互相照顾的。
所以,经过一番谈判后,怡和最终成功得到汇丰的支持,开始让其子公司置地收购九龙仓的股票。
怡和知道,只要能持有九龙仓合共49%的股份,包宇刚便不成气候。
因为包宇刚需要迅速增持额外2000多万股,这要动用上超过20亿元以下。
怡和大班相信,包宇刚并没有这样的雄厚财力。
一场港界著名的商战就这样正式开打了。
因为,Y国资本在香江的资金本来就打算有减无增。
所以,怡和手中也没有太多的资金去继续收购大量的股票。
但是他们在经过密谋之后,突然在6月20号这一天宣布,要把股票占比收购到49%。
Y国资本为什么会选择这么做呢?
第一,包宇刚当时已经收购了那么多的股票,如果不能真正掌控九龙仓集团,那么前面的努力就白费了。
所以包宇刚就是知道Y国资本高价收购九龙仓的股票之后,也一定会跟进。
而Y国资本的目的这时已经不是狙击包宇刚对九龙仓的收购,而是打算把股价推高,然后趁机把自己手里的股票给卖出去;
第二,6月20号是周五,6月23号身在香江之外的包宇刚还要去见墨东哥大统领。
所以这个时间点留给包宇刚思考的时间很短,所以Y国资本不担心包宇刚会慢慢挖掘这件事背后的阴谋;
怡和的反攻正式开始于1980年6月20日
这一天,置地公司突然在香江各大报章刊登大版面的广告。
置地高调的宣布,以高价征求九龙仓的股票,每股价格高达95元,这个价格实在非常吸引人。
Y资这一手确实打了船王包宇刚一个措手不及。
这时候,包宇刚刚好不在香江,他正在海外各国拜访多家大企业的高层。
当他收到从香江送达的消息后,知道事关重大,便临时取消了多个原定的行程。
不过,包宇刚立即秘密返回香江后,先是先约了刘述栋、与李家成这二位盟友吃早餐。
就是这次早餐使包宇刚获得足够的“弹药”。
包宇刚把他遇到的问题和盘托出,他手上只能动用5亿港元,要击败怡和,就要多15亿港元周转。
这一次三家会议,他就成功得到刘李两家的大力支持,最终得以入住“九龙仓”。
李家成一招暗渡陈仓,让怡和措手不及。
而刘述栋则是停止收购,给予包宇刚提供了15亿港币的庞大资金支持。
如今,包宇刚依样画葫芦,依然采取暗渡陈仓之法。
包宇刚一方面让属下向外放出假消息,告诉公众,还有迷惑置地,他正在前往墨东哥拜会他们的大统领。
可实际上,他已经暗暗返回香江,并立即召齐智囊团商讨大事。
他唯一要决定的,是要如何尽快取得“九龙仓”49%的股权,以什么理想的价钱抢购。
结果,包宇刚把收购价定为每股105元,比怡和置地高10元。
1980年6月23日,包宇刚公布以105股的价格收购九龙仓股份。
这个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使包宇刚在两小时之内,便集得超过2000万的股份。
加上包宇刚原先持有的30%,已经得到超过了49%的股权。
也就是说,包宇刚成功地控制了九龙仓,击败了怡和置地。
而且,包宇刚也不是一般人,他在收购的时候,为了防止Y国资本“金蝉脱壳”,所以指明还不要Y国资本的那部分股票。
张嘴闭嘴契约精神的Y国资本,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他们表面上只收不出,但实际上却从多个渠道从手里把股票给高价卖了出去。
而让Y国资本始料未及的是,包宇刚不光没被高股价,和大量的外流股票吓到。
反而在短短的三天之内,就竟然筹措出了20亿元,成功拿下了“九龙仓”集团的大股权。
包宇刚成功取得“九龙仓”控制权后,顺利地将业务由航运转移到岸上。
他预见到在不久的未来,航运业将有严重衰退,需要及早部署,否则必然损失惨重。
因此,他陆续把船队中的一百多艘船只卖掉,将资金移到岸上,从事物业投资,而“九龙仓”正是其转型的桥头堡。
其实,包宇刚拿下“九龙仓”真正的目的,是想要九龙仓手中的两块地皮。
其中一块就是位香江西九龙广东道旁边,另外一块就是位于香江的铜锣湾。
这两块土地,当时一块是建了一个旧码头,一个是盖了一个旧电车厂。
这些物业当时已经开始衰败。不过包宇刚却看到了这两块土地未来在商业上的价值。
为了抢到这两块土地,包宇刚不惜不停加价,从市场上收购“九龙仓”的股票。
他为了一举击败“九龙仓”背后的怡和洋行,他光从“刘氏海外投资”就一次性低息贷款了15亿港元;
因为手上“弹药”充足,包宇刚一下就收购了“九龙仓”过半的股票,从而完全控股了这家公司。
包宇刚也成功拿下了这两块“宝地”。
其实,当时整个“九龙仓”是值不了这么多钱的。
即使是把“九龙仓”所有土地都拿来发展房地产,也赚不回这20个亿。
当时,许多人都还嘲笑包宇刚只懂海上生意,不懂陆地上的生意。
外人的嘲笑动摇不了包宇刚,他有着自己的打算。
因为包宇刚的计划,压根儿就不是用这两块地来发展房地产,而是用来发展商业广场。
不过,随后几年是香江地产的低迷期,包宇刚自己也患上癌症。
于是,这两块土地就一直没有被正式开发。
直到80年代末,包宇刚的女婿吴广正终于完成了老岳父的心愿。
当时许多人都建议吴广正把这两块地跟其他公司一起发展房地产,不过吴广正最后还是用来发展商业中心。
其实这两块地的地契长达999年。
如果发展房地产无疑是非常浪费。
不过如果发展商业中心就不一样了。
当时虽然是地产的低迷期,许多商业中心的空租率非常高,但是香江未来的经济一定会变好的。
包宇刚跟吴广正都非常看好香江的未来,于是才有如今的海港城跟时代广场。
这两个物业如今每年可以给包宇刚家族贡献超过十几亿港币的租金,真是一只现金奶牛啊!
……
如今,“九龙仓之战”已被写入商业教科书。
这场由李家成发起、包宇刚主战,刘述栋配合的这一场H资对外资的大胜仗,既改变了香江今后的经济形势,又挫败了Y资们。
此后,包、刘、李三角联盟越来越巩固。
包宇刚的岸上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而李家成的事业自此也实现飞跃性地发展。
“刘氏海外投资”也跟着受益匪浅,不说其手中持有的“九龙仓”股份是爆发式的在持续增值。
也让“刘氏海外投资”以及当家人刘述栋从而一举成名,很快就在香江以及东南亚这一带打响了名气。
而且,也让刘氏家族成功地交好了香江的H资领头羊们,这为今后“刘氏”融入香江本土从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曾经帮助包宇刚,资金雄厚的“刘氏海外”虽然一下子成名了。
但也迎来Y资财团势利的敌对,一时间许许多多的业务也陷于了困顿。
幸亏“刘氏”有着包宇刚,李家成这两位铁杆的盟友才度过了那一段时间的难关。
包宇刚可不是一般人,当年他在华人心目中的地位比李家成可高多了,不差于霍氏家族。
而且,包宇刚在全世界的影响力非常大。
37岁白手起家创立环球航运集团,后来成为“世界船王”。
包宇刚的投资项目遍布全球,业务涉及地产、金融、运输、酒店等领域,家产达上千亿。
闻名世界的船王奥纳西斯曾对他说:“搞船队虽然我比你早,但与你相比,我只是一粒花生米。”
Y女王封他为爵士,比利国国王、巴那马总统、巴东总统等都授予他高级勋章。
他就是包玉刚,一位把商人格局和家国情怀深深联系在一起的企业家,在改革开放、香江回归、建设宁浪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1918年11月10日,包宇刚出生在江浙省宁浪一个小商人家庭。
他父亲包照龙在江北三镇经营一家鞋铺,经常往返于江浙、北湖。
虽然常年在外,但对几个孩子非常严格,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工作。
母亲陈思琴出身名门闺秀,经常跟孩子们讲包家祖先的创业史。
包宇刚很小就被父亲送到当地有名的叶氏中兴小学学习,TVB的创始人邵一夫也是这个学校毕业的。
在这里,包宇刚学习名列前茅,才华横溢,是妥妥的学霸。
由于墙报文章写得生动,被同学和老师们追捧为“秀才”,也被老师引荐给校,成为学校的撰稿人。
值得一提的是,包宇刚家所在的村子靠近海边,小时候他最喜欢的就是去看海、看船,这也为他日后成为“世界船王”埋下了种子。
13岁那年,父亲送包宇刚去上海求学。
不久,他就进入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今沪海海事大学)学习船舶专业。
抗战后的沪海被称为“冒险家的乐园”,三教九流齐聚一堂。
当时,经过战乱,生活物资紧缺,买东西成了“抢东西”,加上法币滥印,通货膨胀极其严重,市场一片混乱。
有人说去面馆吃面得先付钱,不然吃完价钱又翻一番。
为了重整市场秩序,当时的果民政府派钱大君任沪海市长。
钱大君一上任,就开始整顿金融业,他对包宇刚的能力有所耳闻,于是邀请他当沪海银行副总经理。
除了处理一般银行业务,包宇刚还负责收税、给公务员发工资。
当时,为了稳住大局,果民政府给公务员发日薪。
可有时候现金周转困难,很难在一天之内凑齐所有的钱。
大家领不到工资,只能向包宇刚施压。
有一天,一队荷枪实弹的“黑皮”冲到包宇刚的办公室,直接拿着枪对准包玉刚:“马上给我们发工资。”
不过,年纪轻轻的包宇刚并不怵,直接问:“你们是拿着提款手令,还是市长批文?”
“黑皮”把子弹上膛,扬了扬手里的枪:“我奉局座的命令。”
“那这样,我打电话征询一下市长的意见,大家都好做。”
说完,包宇刚便将电话打给了钱大君。
在电话里,钱大君长把“黑皮”局长大骂了一通,这才稳住了局面。
在当时混乱的金融市场,很多人钻着贬值的空子,发国难财。
他们先找借口向银行借钱,然后去买卖黄金和美刀,等贬值就再拿黄金换回来去还银行的债务。
为了杜绝这种现象,包宇刚对每笔贷款严格审查,一旦发现问题就停止放贷,甚至拒绝兑换流通的纸币。
就这样,包宇刚就断了那些人的财路,而自己也摊上了事,甚至为此赔上了一条阑尾……
一天,两位门徒找上门,声称杜先生请他到府上喝茶。
对方什么来路,包宇刚是心知肚明,但杜月生在沪海手眼通天,更与“光头哥”关系深厚,轻易得罪不起,只好假装允诺。
一回到家,包宇刚就跟妻子说,自己阑尾炎发作。
医生从里到外检查了一番,愣是没发现有啥问题。
可包宇刚一口咬定,就是阑尾炎犯了,明天马上为他手术。
医生搞不懂,但只好照做。
在这番断尾求生下,包宇刚硬是顶住压力,没有给杜月生空子可钻。
起初,包宇刚确实一腔热血,企图努力挽救沪海金融市场局面。
可随着通货膨胀和挤兑风潮变本加厉,银行成了大家的出气筒。
又一年后,果党新的货币方案出世,废除法币发行金圆券,搜聚民间金银。
看着险象环生的沪海,不久后,31岁的包宇刚决定辞职。
辞职后的包宇刚就带着一家老小来到了香江。
他本想重操旧业,但此时的香江银行早已被汇丰等外资垄断,找不到一丝缝隙。
这时,包宇刚宁波浪的一帮老乡也到了香江,几位朋友一合计,决定开展进出口业务。
宁浪帮的经商能力向来在各地商帮中首屈一指,包宇刚的贸易公司不久便打响了名号。
一年后,C战爆发后,在YM操纵下,他们狼狈为奸对“东大”实行了禁运。
包宇刚抓住这个机会,从欧罗巴进口铁矿石、轮胎等物资,通过豪江运入内地,获利颇丰。
但这始终是短期买卖,不能靠它长期牟利。
当时,倭寇作为M军的后方阵营,航运需求暴涨。
可在战火之中,倭寇船只破坏严重,很难承担如此大的需求。
于是,很多倭寇商人跑到香江来租船。
借此,香江的航运业发展如日中天。
包宇刚也想参与其中,可他的父亲却坚决反对。
在包照龙看来,当时香江未开发的土地居多,投身房地产是最好的选择。
为了说服父亲,包宇刚说道:“航运是世界性的业务,资产可以移动,范围涉及财物、科技、保险、经济、政治、贸易,几乎无所不包!”这句话彻底打动了包照龙。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8004/128400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