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956章 毛脚女婿李自成

第956章 毛脚女婿李自成


泰昌二年的年中,王文龙北上去往辽东,在辽东见到了毛文龙。

毛文龙同样听闻了王文龙要去北美之事,王文龙又说了一遍自己对于时局的判断:

“接下来党争必然剧烈。”

“伯龙不若跟我一道去美洲开拓。”

毛文龙思索一番,却是摇头,“我还想留在辽东。”

王文龙也不再劝。

毛文龙和潘秀这种人不一样,他一直是有在大明做些事业的愿望的。

王文龙能看出毛文龙并不害怕他所说的党争乱象,混乱正是毛文龙的晋升之机。

“王文龙说,若有一日在大明呆不下去,你大可以到美洲来找我,那里总有你一片天地。”

“多谢师父。”毛文龙拱手道谢。

之后两人便去了广宁。

王文龙花上千两弄来的三头绵羊和本地绵羊的杂交繁育,已经搞出一个数百头绵羊的庞大种群。

等今年的羊羔下下来,这个数量就会上千。

这些绵羊现在全部都不再用传统的游牧方式饲养,而是关在圈里吃玉米、花生粕豆粕。

就像王文龙前世工业化以后的中国,是全世界少数会把牛羊都跟鸡猪一样关在养殖场里大规模圈养的地区。

这种饲养方式这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生产力优势。

而习惯了这样养羊的蒙古部落,已经成为了大明的死忠。

他们的生产生活必须依靠大规模农业产地,要不然生活水平就会直线下降。

和后金的对抗中,收拢这些蒙古部落,对大明稳定辽东西部,极为重要。

随着这些绵羊养殖和种玉米土豆的开拓团继续向辽河套前进,后金在辽东面临的局势会比王文龙前世差上数倍。

从辽东回来,王文龙在大明已再无什么事情。

他在报上发了一篇公开信,诚邀有志之士前往海外开拓。

王文龙一家登上海船。

首先他会在台湾过渡几年,随着美洲城市建设完成,全家人都将前往美洲。

崇祯三年,年关。

北美。金山城。

李自成一早便拿着个水银镜子收拾头发整理衣服。

这水银镜子是美洲工业的产物,奶是伴随着金矿开发水银产业发达之后才能大规模制造,在美洲普通百姓人手一块,而在大明则是至少得到城市居民或小地主才买得起的东西。

住同一寝室的张献忠见状哈哈笑道:“你真要同那老婆娘谈婚论嫁。”

“俺娶婆娘,同你有什么关系?”李自成脸色有些不好。

不再同这些人说话,出门去。

他在路边等了一会儿,心中紧张,就见一辆大车缓缓驶来。

车帘挑开,一个二十五六岁容貌颇是美丽的女子探出头来。

李自成见他模样便傻笑起来。

那女子笑道,“别傻里傻气的,”她上下打量了李自成一阵,“收拾好了?”李自成点点头。

“上车吧!”李自成连忙爬上车子,王妙宁细心的给他整理衣服。

“这大的车呢,我还以为回家只雇个小车。”李自成开心的说,指挥着车夫到金山城的各个店铺中去拿他早就买好的礼物。

李自成是陕西米脂人,原名李鸿基,家里都是军户。

泰昌五年,漕引交易波动,西北边境又吃紧,朝廷再次停发西北边军粮米,据说过几年还要裁撤军户。

知道了漕运兵的惨状,西北边军都不愿意被裁撤之后还要给朝廷卖命,于是大量逃兵。

李自成的父母都在饥荒中死了,自己便跟着乡亲出来自谋生路,临出门前找先生算命,改名自成。

他离开家时才不满十五岁,一路跟老乡流浪,原本打算去银川当个驿兵,半路上又听说辽东那边有饭吃,便跟随老乡流浪到了山东,先在登州给人扛活。

那里的日子也很苦,这时李自成听人说扛活支援辽东,就能够换得去美洲的船票。

大家传说美洲有米山,面山,酒泉,油池,一辈子都不会吃苦受罪。

李自成虽然不至于相信这些胡话,但是他十五六岁年纪又孑然一身,想着反正没退路,不如拼上一拼。

李自成来到援助辽东的码头,扛了三个月大包,换来船票,移民北美。

在移民船上,他又遇见了张献忠,两人是同龄人,差不多的经历,只不过张献忠在家乡曾经当过捕快,还上过私塾,认得两个字,比起李自成这个军户要好些。

两人在移民船上成了朋友,来到美洲之后,他们先是在安置工厂干了一阵。

之后李自成觉得在工厂里敲敲打打没个出息,和张献忠两人一番打听,加入了新边疆开遣队。

所谓新边疆开遣队,乃是北美边疆学派下辖的一个组织。

号称是对外传授边疆理论,为中华文明开辟新边疆。

其实所做的事情乃是组织一帮勇武之人,拿着武器去驱赶不臣服的原住民,抢夺他们的土地,再将这些土地卖给后来的移民开垦。

这开遣队的运作极为红火,养活了一大群的乡勇丁壮。

李自成是军户出身,张献忠当过捕头,两人都有军事经验,而且年轻力壮,头脑灵活,很快便在开遣队崭露头角。

如今李自成已经拥有五百步军,张献忠更是聚拢了一百多骑兵。

去年两人决定自立山头,承包了金山城附近的土人清缴工作。

一年的苦战,李自成张献忠成功分化当地土人联军。

一半的土人部落纳土归降,宣布信奉新边疆理论,成为大明子民。

还有几个死忠的原住民头领,愿并且带领李自成和张献忠的人马去清剿剩下的部落。

张献忠和李自成无师自通,采取“因粮于敌”“取兵于敌”之计。

他们不断裹挟土人加入先遣开拓队,迅速扩大势力后又趋使反水的土人部落一直向东进发。

居然仅用一年时间,两人就完成了金山矿区清缴工作。

因为这一次作战的大功,李自成和张献忠都被新边疆开拓团升为千总,并且获得了进入求实书院学习的机会。

新边疆开拓团的上层都是读书人,对于手下的学历是有要求的。

两人为了前途,不得不放下军队,跑到金山城的书院里头装文人。

这求实书院和大明的学校不一样,居然是男女同校的,虽然如此,但其实会来读书的女人也不多,甚至还有一个叫王妙宁的女先生。

让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些土包子惊讶不已。

这王妙宁平日里独来独往,一口的福建口音官话。

书院里的先生们对于王妙宁的背景都不敢多说。

来到金山的移民大多是不愿意老实在夏凉城种田做工的悍猛之辈,骨子里较为守旧。

许多学生又都是如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背景,对于王妙宁这个女先生惊讶之余甚至有些鄙夷。

觉得她离经叛道,不在家相夫教子,居然出来教书。

美洲缺汉人女子,汉家女结婚都早,而王妙宁二十岁的年纪还没有婚配,便有人传她不检点。

也有人说王妙宁其实有些残疾,因此嫁不出去。

还有说她家里犯了事,所以才被弄到学校里当先生,好人家女子不受欺负,哪会这样抛头露面?

李自成第一次见王妙宁,和其他学生一样,也被王妙宁的外貌所惊艳。

又听说了王妙宁的名声,不敢接近。

他想要凭借学历在新边疆开拓团中获得更高的职位,刻苦读书。

这倒吸引了王妙宁的注意。

王妙宁比李自成小好几岁,知识眼界却是比李自成广的太多。

女追男隔层纱。

李自成本就是孑然一身,从小也没享过啥福,王妙宁美貌聪明,李自成哪里受得了王妙宁这样美人的追求。

一来二去就同意了两人之事,哪怕因此被同学们嘲笑,他也认定要娶王妙宁。

李自成确定王妙宁的人品肯定是不错的,身体自然也没什么毛病。

多半是家里犯了什么事情,被人欺负,所以才不敢回家,一直在外边飘着。

他现在收入也不错。

心想自己既然相中了这个女子,她家里再有什么把柄,他也认了。(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58344/1283654.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