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958章 北美王

第958章 北美王


李自成跟着王妙宁走进院子。他原本觉得以自己买的贵重礼物可以让王妙宁一家惊讶。

可现在光看周围亭台楼阁,便知道王妙宁家比起他这个小军官要有钱太多,再也不敢提。

他们是从后往前走的,先进了第一个小厅堂。

李自成抬头就见堂上匾额写着“儒雅世范”。

李自成张大了嘴巴。

他原本以为王妙宁一家该是在北美做生意发财的海主。

可看这匾额,对方似乎还是个值得尊敬的读书人。

他以为这里就是正厅,正打算站住,却被王妙宁扯着继续往前走。

穿过回廊进入第二进的厅堂。抬头赫然见匾额写着“礼官第”。

“你……你家里人还当过礼部的官员?”

李自成脑子懵了,在北美洲读书人不少,可是正经在大明朝廷里当过官的读书人并不多,那都是上层显赫人物。

他以为这里就是正厅,又打算停下,却被王妙宁拖了一下。

王妙宁嫌弃道:“你跟着我走,到地方我会叫你停下的。”

还往前去吗?李自成咽了口唾沫,不知道这房子怎么这么大。

又过一座院落看看抬头匾额。“威震遐荒”。

这匾额他听都没听过,但一看就极有气势。

知道越是有气势的字句匾额来头就越大。看来王妙宁家比他想象中的当官家庭还要强大。

再看看王妙宁也没有停下脚步。他知道这还不是正厅,心惊胆战继续往前走。

又来到一进的大院子,院子厅堂上的装璜不如何奢华,但是处处透着名贵。

抬头的匾额是“钦赐荣第”“皇恩浩荡”。

“这是,这是大明朝廷赐的?”

李自成不敢置信。

而更让他惊恐的是王妙宁还在往前走。

终于又穿过一间院子,王妙宁停了下来。

李自成看着周围的花厅已经失去语言能力。

如在天上。

抬头瞅了一眼匾额,只觉没看清楚,再揉揉眼睛。

没看错。

赫然见到一副匾额写着:“功昭日月”。

扑通一下,李自成的腿真软了。

他吓得直接瘫坐在了一旁的太师椅上。目瞪口呆的看看匾额,又看看面前的未婚妻。

喉咙干涩的问道:“妙宁,你家里究竟是做什么的?”

王妙宁自然就是王文龙的女儿。

她是王文龙的第四个孩子,小李国仙的二女儿,是王文龙搬家离开福建的次年,李国仙在台湾生的。

至于刚才那骑马而过的人就是王文龙的长子,李国轩的大儿子王阿难,大名王书玺,字理才。

作王书玺是如今王家第二代最出挑的人物。登州水手学堂毕业,航海家,绘图家,数学家。担任太平洋开拓公司武装护航船队总兵,专管东南亚水军。

王文龙的家族有三房,各有产业。李国仙的两个孩子已经介绍。而正妻沈宜修的子女,两人都擅长读书。

长女王鲜儿,字若郁,今年二十九岁,嫁给徐光启的三子为妻,图书馆学家,担任求实书会理事,求实书院校董,夫妇掌管美洲文教。

三子王书成,字科华,二十五岁,化学家,机械专家,顺便考了个福州举人,夏凉城工业园区负责人,江南物理社理事,未来准备接手王家的工业体系。

另外还有薛素素的两个孩子,今年都不满十五岁,都还在读书。这只是王家的第一代,如今才都二三十岁。

随着他们开支散叶,再过二十年王家将牢牢掌控台湾和北美等地的各项产业。其影响力将会十分恐怖。

“你说,你爹爹就是建阳公?”李自成闻言,声音都在抖,“建阳先生王文龙?”

整个北美开拓区几乎都是太平洋开发公司的产业,说王文龙是北美王绝不过分。

没有王文龙就没有今日之北美,将当年李成梁在辽东的威望乘个十倍,大概就是王文龙在此时北美百姓心中的地位。

“待会儿见到我爹爹,你好生回话。”王妙宁小声嘱咐。

这时就见李国仙从前院走了进来,王妙宁顿时不敢说话了。

李国仙今年五十多岁,风韵犹存,几乎不显老。

她对两个子女的教育极为严格。

王妙宁一年多没回家。

要不是王文龙写信让她回来,王妙宁根本不敢带李自成回家。

“娘亲。”

李国仙瞪了王妙宁一眼,又打量了一下李自成,没说话,有些生气的坐下。

紧接着李自成便见一个模样儒雅,身材高大的男人走出。

王文龙今年已六十出头,但是颌下的胡须,只是稍见灰白,若说是四十多岁怕也有人信。

李自成早就对王文龙的名字如雷贯耳,此时见到真人在眼前,顿觉气为之慑。

王文龙也是好奇打量李自成。

在《明史》中对李自成的记容貌记载是“高颧深,鸱目曷鼻”,声音似豺狼……

这属于正史中的正常操作,造反者基本就没个人样。

王文龙有些好奇李自成到底长成啥样?

此时一看,剑眉星目,小伙儿长得相当精神,怪不得能被自己闺女看上。

也是,能被推举成皇帝的人,长相总要拿得出手才是。

王文龙一出现,王妙宁就知道要巴结谁。

她连忙凑上去抱着王文龙的手臂摇晃,“爹爹。”王文龙不看她,笑着看看李国仙。

李国仙正在假装生气。

如果不是王文龙知道,她刚才才和沈宜修、薛素素在打麻将,听说女儿回来才放下麻将牌跑过来。

他多半就信了。

王妙宁察言观色,装作自然的介绍说:“这便是李自成了,他是陕西人……自成,快叫人。”

李自成颤抖着声音叫了一声,“建阳公,伯母……”

王妙宁连忙又晃动王文龙的手臂说:“爹爹,你想问他什么就问吧。”

王文龙想问李自成:“一顿吃几个小孩啊?”

但看眼前这小子脸都白了的样子,估计真这么问,李自成得吓瘫了。

当时看到女儿信里说他找的意中人叫李自成,而且年龄籍贯经历都对得上,王文龙就已经感觉不对。

不过也就稍稍惊讶。

到他如今的地位,别说眼前是不同时空的李自成,就是同时空的李自成,王文龙也能上去唠两句。

都是历史名人,谁也不差着谁。

王文龙问李自成道:“你现在在哪里供职?”

李自成经过一阵恐慌,此时精神稍稍稳定,老实回答:“俺在新边疆先遣队担任千总。”

王文龙稍稍思索,“游家的队伍吗?不到三十岁的年纪,能干到千总也算不错。”

李自成看看身边的王妙宁,鼓起勇气,对着李国仙和王文龙道:“俺知道配不上妙宁,但是俺能拼能学。”

“俺会打仗,也在求实书院里头读书。”

“俺三年前才开始学认字,如今已经能看懂报纸了。俺人品不差,老实,会让王妙宁过上好日子的。”

王文龙不置可否,问了几句话先让王妙宁先带李自成去休息。

李国仙一直忍着,等人走了,才连忙说:“我不同意这桩婚事。宁儿也太不成样子了,自己跑出去几年,居然找了个大头兵回来。”

王文龙摸着下巴胡须笑道:“我倒觉得这人不错。”

明末的枭雄之中,李自成绝对数得上号,此人治国理民都颇有一手,更重要的是李自成这人正常。

明末的很多大人物,比如郑成功,张献忠啥的,面对家人的一面都相当抽象。

张献忠不说了,杀人如麻,即使郑成功这种民族英雄,但性格里也是有相当极端的一面。

王文龙看着长大的郑之龙、郑之虎都是能做大事的人物,但绝对不是良配。

已经不是打老婆的问题了,精神太不稳定,动不动就对家人砍手砍脚,这谁能受得了?

如果王妙宁看上的是张献忠这路人,王文龙打死也不会把女儿许出去。

但李自成,王文龙基本可以接受。

“你别看不起他的出身,培养几年人家能到什么地位,你也未可知呢。”

“相公想到什么了?”李国仙疑惑。

王文龙笑道:“如果他合用的话,我打算派他回台湾经营嘛。”

“你要他去应付朝廷?他一个北方人,到台湾去,行吗?”李国仙颇为惊讶。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58344/128365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