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我要把我的精力放在军事上
推荐阅读:重生07:从小学生开始加点 三国:献上毒计,刘备懵逼了! 战锤:从行星总督开始 诸天:从怪猎开始 斗罗:从悟道树开始当道祖 四合院:拱火大师,在线吃瓜 从三十而立开始崛起 我杀到了影视世界 人在三国:从传道起家 家园:全球求生
公共租界西区,刘谓看着赶回来的王一将这些潜入租界的老鼠弄死,倒也不惊,只是听着王一最后让那个活口回去传的话,眉头皱起。
“咱们不跟他们继续斗了?”
“现在继续斗下去意义不大了,该做的,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咱们手里头就剩下这点人了,全折在这里肯定不行,我也需要时间调养一下我的身体。”
“战场上决胜负吗···怕是败局已定啊。”
“败局已定归败局已定,但是怎么输也是一门学问啊,老刘。”
“嚯,你这家伙说的倒是轻巧,没你带头下场,说句不好听的,我这医院估计现在都没几个人能抬过来救,都得死在河对面。现在你不下场了,咱们这边就没个能够打头阵破局的,我都不敢想接下来河对面的国军得有多难打。”
“是啊,难打确实是难打,可难打的原因除了日本人大军这个外忧,还有来自国府高层的内患啊,外忧咱们是没办法了,但这内患,或许咱们能帮忙除一下。”
“喂,你不会打算动手吧?”
“想哪去了,接下来这段时间就麻烦你在公司这边坐镇了,我就在大陆日报那边,至于我怎么做,容我先卖个关子,走啦~”
见王一这样卖起了关子,刘谓也是无奈,只得目送王一离去。
随着王一从战场上撤回租界,也让日方这边秘密潜入租界意图行凶的活口回去传话,依靠着淞沪这个战场,中日双方之间的异人厮杀也随着这一夜市区内国军夺回大部分阵地而落下了帷幕。
罗店战场失守的消息也随着王一带回来的国军传到了国军高层,乃至金陵国府那边。
国府高层也围绕罗店战场失守这一坏消息和日军的动向做出了调整。
军事上的调整不是王一他能够去掺和的,他知晓自己的能耐,正面战场上当个突破手,打开局面,阵前斩将没问题,可要是给建议,告诉人家怎么打,往哪打,那就算了。
战场形势千变万化,不是你知道了结局,提前知道了日军的进攻路线,进攻方向,就可以轻易扭转的。
当前双方在装备和兵源素质上的硬实力差距,不是自己说两句话,给个建议就能改变的。
即便是敌后破坏这种行动,他孤身一人又能做得了多少。
中华异人圈这边到现在依旧是一盘散沙,战火没烧到他们自己家门口,没让他们意识到再这么不问世事下去,传承断绝的地步,他们就不会自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松散的联盟一块抗日救国。
他现在做的这些,只能算是提前挂上旗帜,让这一盘散沙的中华异人圈知道到时候汇聚到哪边,一同抗日救国罢了。
这场持续三个月的淞沪会战还在打,位于租界这边的市民每天都能听到河对岸响起的枪炮声,燃起的战火,还有在头顶呼啸而过的飞机。
就像刘谓说的那样,前面国军虽说一直处于守势,但至少还能依靠着王一这个陆地神仙在前线时不时破开局面,打出几波亮眼的反打,短暂夺回一部分阵地,给日军制造不少的伤亡。
可随着王一的离场,一切都回到了正轨。
从王一在9月15日给日方传话自己不再下场干预战事到21日这一周的时间里。
日军依靠着飞机舰炮的火力,步步推进,国军这边则是边打边撤,白天躲炮,晚上发动夜袭猛攻。
以24小时为周期,以人命为代价,与日军打出一段长时间的僵持。
只是这种僵持的代价便意味着又有一支国军主力部队被彻底打残,退出了王牌部队的序列。
而在这一周的时间里,王一也没闲着。
他虽然不再下场干预战事,但手上的活可一点都没少。
别忘了,他从罗店战场上带回来的,不仅有郭汝瑰这个隐藏自己人和他的残余部下,还带过去了一支自己人组成的学生记者队伍。
这支记者队伍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记录和采访,用手中的相机记录日军作战方式,用手上的纸笔通过采访国军士兵,确定敌我双方之间在单兵技战术方面的差距。
不将这些第一手资料搜集,汇总,再以报纸的方式发行出去,根据地那边的同志可得吃大亏。
对于王一自身而言,那就是让他借着这场战事给自己好好练一次手,在舆论战方面。
王一作为一个后来人,他太了解舆论战上的被动是一件多难受的事,无论是建国前还是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这方面吃了太多亏。
建国前是国府这边各种夸大其词,混淆是非,搞得百姓先天上对国府没有一点信任度,百姓对国府有没有信任他无所谓,就是连累到了先生他们那边,在那些没有群众基础的地方开展群众工作还是开辟根据地,都算得上困难重重。
建国后就更不必说了,跟西方的口水仗就没停过,只是奈何当时一穷二白,一心想着勒紧裤腰带搞生产,真的是一点人手资源都掰不出来。
只能由着西方在那颠倒黑白,搞到最后,生产力是发展起来了,肉身的腰杆子是硬了,结果脑子里的腰杆子软了大半截,整个社会风气都被西方舆论把控住,弄出一堆抽象的大活。
现在距离建国还有十二年,中间还有这么多仗要打,但有备无患嘛。
这时候要能培养出来一批人,日后开展根据地,开展群众工作,还是跟西方舆论打口水仗什么的,也不至于哪哪都没经验,哪哪都缺人。
所以就有了大陆日报这个报社的出现。
这是当初王一在美服开新号,搞出大陆集团这个新兴财团后第一时间搞出来的报社,并在第一时间将其安排到民国上海滩的租界内。
美名其曰就是中日双方早晚有一战,既然要打,咱们想要从中获利就得以中立第三方的视角搞清楚,投资哪一方更有回报不是。
办报纸,招一批记者去详细记录发生在民国里的一切,作为参考资料就是最好的办法,毕竟背景摆在那里,国府那边也犯不着因为这些事跟一个美国新兴大财团过不去。
在抗战没彻底爆发之前,大陆日报也跟其他外资报社一样,报导一下时政,风月花边新闻,连载一些当下文人写的读物。
也就关外沦陷那段时间,在王一的授意下将日本在关外抓中国百姓去做人体实验的事报道了出来。
奈何当时国府选择捂盖子,将这些报纸给强行封锁在上海滩,还在第一时间派特务将其这些报纸花钱给收走。
以这种掩耳盗铃的方式,让王一的想法胎死腹中。
一次便是民国二十四年十二月由京城几大高校学生组织的‘一二九’运动,在暗中帮这些学生推波助澜了一波,搞得国府灰头土脸,小小报复了一次。
但前两次都是王一在暗中授意,再加上国府暗中阻挠,并没有达到王一想要的效果,这一次,他得亲自上手了。
“主编,您看看这个标题怎么样?”
报社内,进步学生方敏将拟好的标题给王一过目,等着王一给意见。
是的,明面上从四通公司话事人这个身份退下来的王一,现在又有了新的身份。
美国新兴财团大陆集团二把手兼民国大陆日报总编,再把美国护照一套上,就是一个不灭金身。
仔细阅览着方敏撰写好的内容和标题,王一也用自己那经历过信息大爆炸的视角给出了意见。
“就是标题还是缺了点火候,不够吸引眼球,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关注着这场战事,社会各界,老百姓可都是有劳军捐款的。可他们就是没明白,钱都捐出去了,为啥子国军一直在打败仗,边打边退,你得让老百姓知道为什么国军一直在边打边退啊。”
“可是直接挑明是国府贪墨了钱款,是不是太伤国府脸面了?而且这样刊登估计国府那边不会给我们发行出去啊。”
作为一名进步学生,考察对象,方敏的这般发言也让王一高看她一眼,能够想到这一层确实没错。
“伤他妈个头!不好意思,心直口快了一下,你能想到这些很好,但挑明了不意味着国府不会给我们发行出去,说不准还会帮我们嘞,因为我们在帮他们说话,给他们挽尊。”
哈?
方敏被王一这话搞得摸不着头脑,接着便看到了王一在纸上写上了一个新标题。
《震惊!是谁让国军将士连战连败!流血又流泪!!》
一个在方敏看来极其俗不可耐的标题,她也不明白王一为啥觉得这样的标题能够吸引人,为什么国府会帮他们发行。
“去吧,就用这个标题,加大加粗,一看版面就能第一时间看到,占据眼球的那种,内容就按照你撰写的来就是了。”
“知道了。”
目送着人家一路小跑离开,王一这才透过窗户看着河对岸,喝着茶。
他确实不是很了解新闻学,谈不上个中好手,但对于国府,对于光头,他可是太了解了。
依照光头的性子,为了让英美下场专门在淞沪这里开辟第二战场,发动这场淞沪会战打到现在,一个战略目标都没达到,他这个最高军事长官正愁找不到人甩锅呢。
自己把台阶递过去,他要是不借此机会搞一波动作,他跟光头姓!
“老蒋啊老蒋,就看你表现啦~”
说罢,王一也合上房门,开始闭眼调息,以天地之炁来调理自己之前元气亏空的身体。
很快的,连夜加班加点印好的最新一刊大陆日报便发行了出去,只是碍于战场形势,目前只在淞沪市区内流传,也被王一安排专人,送到了河对岸国军的阵地上。
当然,一些有心人也将这份报纸从淞沪带出,第一时间送到了光头那边,给他一个借题发挥的机会。
——
金陵国府,一群国府高官聚集于作战指挥室,作战指挥室大门紧闭。
这帮被通知过来开会的高官吃了闭门羹不说,还得老老实实站在门口排好队,听着作战指挥室里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动静,还有那带着口音的骂声。
“混账!国有蛀虫!丧权辱国!我在庐山怎么说的,哈,地不分南北,民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你们就是这么回应我的?这么好的计划,能够扬我国威的一战,就这么被这些蛀虫贪污军款,让我们的士兵在前线连卖命钱都没拿到,死在了战场上?!
中山先生将党国交到我等手里,你们就是这样回报中山先生的恩情,这让我百年之后如何到地下去跟中山先生交代,查!给我狠狠的查,一定要把这些蛀虫揪出来,查清军款的走向!给前线死去的将士一个交代!”
听着作战指挥室里面老头子那大喇叭的声音,拐杖杵地杵的嘭嘭响。
门外的一众国府高官皆是你看我,我看你,眼观鼻,鼻观心的一言不发。
有蛀虫贪污军款,查清军款的走向?
嘿,稀了个奇的,这些贪污的军款最后到了谁肚子里,老头子你心里没数是吧?搁这隔着门给我们上眼药,装给谁看呢?
“校长还请息怒,也不是没有亮眼的,你看看这报纸上不是有说吗,我军42师代理旅长郭汝瑰率领八千健儿镇守罗店战场数日之久,骁勇善战,几次挫敌锐气,若非前有强敌,后无援军,这罗店战场必然固若金汤。
且87师代理团长周卫国神兵天降,救下了这支让敌军屡屡受挫的部队,说起来这两位还是您的学生,郭汝瑰是黄埔五期的,周卫国是中央军校,去了德国留学。”
“嗯,真是难为他们两个了,在这种时候还能为我这个校长分忧,比那些酒囊饭袋强。既然他们如此表现,我这个做校长也不能亏待了他们,这样,把他们两个前面那个代理去掉,周卫国调到郭汝瑰手下担任团长,嘉奖状写好,让他们两个来见我,我要好好见见我这两位好学生,其他人都到了吧?”
“应该都到齐了。”
“那就让他们滚进来见我!”
“是。”
作战会议室突然变得安静,片刻之后,大门打开,一名穿着军服的年轻人走了出来把门合上,一众等待许久的国府高官也凑了上去。
“楚秘书,钧座气消了吗?”
“校长还在生气吗?”
“委座还有什么指示给我们?”
“诸位,还是自己进去亲自跟委座好好聊聊吧。”
说罢,楚秘书从容离开,一众国府高官也只能硬着头皮打开大门,走了进去,再把大门关上。
然后,便听到会议室里传来一阵义正言辞的发言。
“你们不必说了,仗打成现在这个样子,是我的疏忽,接下来,我会把我的精力都放在军事上!”
(本章完)
(https://www.2kshu.com/shu/5644/128421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