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崇祯是我老丈人! > 第165章 魔法步兵协同

第165章 魔法步兵协同


"隆隆,隆隆,隆隆隆!"

  身披赤红战袍的军官们走在前列,高举符文战刀,胸口镶嵌的金色风翼纹章在日光下闪烁耀眼的光芒。

  与此同时,众多的三石轻型魔导炮在中央步兵的掩护下,伴随着骑兵的冲锋,一同加入战斗。

  这便是魔法步兵协同的威力!

  十里之外,风翼军团的大营。

  "混乱不堪!"

  沈天石放下望远镜,紧锁眉头,呵斥道:"步兵前进过快,发信号,让他们慢些,等待魔导炮队跟上!"

  这是风翼军团建立以来,首次大规模的魔法步兵协同作战,但结果却让沈天石极为不满,一片混乱!

  "轻视敌情,鲁莽冒进,自作聪明!"

  在长官的怒吼中,一个个身姿挺拔的军官被训斥得低下了头。

  沈天石怒火中烧:"去,告诉他们慢下来,不协同魔导炮队,要霜甲防线有何用?"

  "降职,降职!"

  他的雷霆之怒并非无故,这样的表现对抗李自成的民兵团或许尚可,但如果遇上真正的强敌,必将遭受重创!

  魔法步兵协同的战术早已载入兵书,然而实战中,中央步兵仍与霜甲防线和骑兵脱节。

  "石亨!"

  沈天石怒吼一声,随口喊出一个名字,随即拍了拍脑门,记起了...他最得力的参谋军官已被派往了东瀛之地。

  怒极反笑。

  扫视了一眼身边的十几个参谋军官,他缓缓开口:"李平桂!"

  "末将在!"

  被点名的参谋军官欣喜若狂,一拳砸在胸甲上,单膝跪下行礼。

  "去,替我罢免那个贪功冒进的蠢货!"

  两军阵前解除前线指挥官的职务,这在当时是无人敢为之事,但沈天石敢于打破常规,这是他风翼军团特有的指挥方式。

  垂直式的军事参谋体系。

  如此复杂的指令,自然无法仅靠旗语传达,风翼军团正在推行的魔法符号通信也无法胜任如此繁复的作战命令。

  "去。"

  沈天石脸色阴郁,怒声道:"令步兵减缓前行,违者,军法从事!"

  他拿出一支墨炭笔,在一块白木板上写下手令,做了标记,交给了派出的参谋军官。

  "末将遵命!"

  年轻的参谋军官跃身上马,带着几个传令兵飞驰而去,当场解除前线指挥官职务,承担起指挥重任。

  "唉。"

  那些未被点名的参谋们纷纷叹了口气,这李平桂啊,真是好运如狗,被从天而降的机遇砸中了。

  已是第二个参谋军官被派出领导部队了。

  李迁在一旁轻轻摸了摸鼻子,有些尴尬,前线指挥官是他推荐的,当年在辽军的旧友,在辽军也算个能人,可是...

  似乎不太适应这里的战场啊...

  在遥远的奇幻大陆,古老的战术在人们心中犹如神秘的咒语。老将军的步伐显得过于沉重,对于这精妙的“星辰共鸣”战术的理解远不及年轻的大人身边的勇士们迅速。

  "请大人宽恕他们的急躁吧。"

  李迁稳步向前,以平和之音劝慰。其实前线的士兵们无法抗拒前进的冲动,这些日子以来,军中流传着一个传说,大人将重启泰坦纪元的荣耀勋田制度。

  恢复十个级别的英雄勋阶,根据战功大小分配神恩之地,这消息仿佛亲眼所见,难怪每个人都渴望立下赫赫战功。在这场决定命运的战役中,谁不渴望成为首功之臣?

  "嗯。"

  沈天石微微点头,再次举起了那枚能洞察千里的魔法镜,凝视着战场的变幻。

  前线,顺神军的大营中。

  沈天石仍在怒火中烧,对那破碎的“星辰共鸣”感到失望,但这猛烈的攻势已让李锦几乎窒息,他差点翻身跃马,逃离战场。

  装备的差距,战术的鸿沟,不只是两个时代的距离!

  他只是个出身农家的游侠,虽然在私塾学习过几年,经历无数战火,但他怎能理解这高级的战术奥秘?

  所谓“星辰共鸣”,实则简单却又深奥。先由神炮轰击,轰击过后,步兵如洪流般冲锋,然后再次轰击,再冲锋,如此往复,如同星辰驱动的浪潮,席卷敌军。

  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至极。

  这需要步兵、骑兵、神炮等多种兵种的精密协作,对军队的纪律、战术素养和战斗意志都有着苛刻的要求。即便在同期的欧罗巴,这种战术也才初露曙光。

  "三里,两里,一里……"

  当距离缩减至一里,顺神军轻型神炮的射程之内,步兵神炮快速架设,比重型神炮更为灵活便捷。

  顺神军装备了六十四门轻型神炮!

  这些神炮由四轮马车牵引,疾驰如风,从远处看去,像一群嗜血的暗夜飞鸦。

  "咚,咚,咚,咚!"

  火焰闪耀,白烟升腾,炮弹低吼着划破天际,如陨冰般砸向顺神军的阵列,瞬间震撼了他们的心神。

  五万前锋部队动摇,陷入了混乱。

  "哗,哗,哗!"

  神炮轰鸣,步兵冲锋。眼看即将踏入重型炎枪的射程,慌乱之中,前线的顺神军点燃了仅剩的几百辆火箭战车。

  "啾……"

  火箭战车犹如巨炮,精准度无从谈起,只凭数量的优势,如同雨点般洒向敌阵。

  "铛,铛,铛!"

  几枚失控的火箭闯入炎枪方阵,数名士兵倒下,凤威军损失了二十多名战士。很快,火箭车被成群的步兵神炮逐一摧毁。

  "啊!"

  李锦惊叫一声,猛地缩颈,一块尖锐的木片擦过他的脸颊,留下一道血痕,鲜血瞬间溢出。

  他痛苦地呲牙咧嘴,拭去眼中的血丝,又充满期待地望向前方。

  "哗,哗,哗!"

  火箭战车未能阻挡明军的进攻。

  三百步的距离!

  "站……稳!"

  "嘟嘟嘟。"

  哨声响起,命令传递,明军的第一线步兵营就地展开,排列成两排横队,开始点燃炎绳。

  "嘟嘟嘟。"

  尖锐的哨声过后,震撼的炎枪齐射如雷霆般响起。

  "砰,砰……噼啪!"

  眨眼间,一场惊心动魄的箭雨降临,如冰雹般疾射,将前方的顺军阵线席卷,如同收割稻谷一般成片倒下。

  “嗖嗖嗖。”

  战车阵列破碎,冻土上绽放出朵朵冰霜之花,混杂着鲜血的痕迹,紧随其后的是一个个步兵阵营停顿、展开,机械而无情地射击。

  “轰隆,轰隆,隆隆!”

  贯穿始终的死亡鼓声,未曾有一刻停歇。

  “哗啦。”

  前列撤退,就地装填箭矢;后列上前,列阵,射击,无尽的钢铁风暴永不停歇。

  当凤威军第七骑兵团在重装步兵的掩护下,组成两列坚固的横阵,顺军的抵抗已彻底瓦解。

  对于这支由旧明军、叛军、山贼、马贼组成的军队而言,这样的战斗残酷至极,这样的损失无法承受。

  崩溃,六万顺军在洛阳东郊全面崩溃,如潮水般涌入敞开的城门,无人能阻挡。

  人挨人人挤人,顺军败兵纷纷挣扎着攀爬,很快就将城门堵塞。

  前方枪林弹雨,炮火猛烈,后方则是拥挤的败兵,彼此践踏,推搡着企图逃回洛阳。

  然而,越是想要逃,就越无人能逃出生天。

  “完了。”

  李锦愣在那里,他的周围全是败兵。此时日头正高,别说坚守三天,就连半天都无法坚持。

  败兵如退潮般汹涌,恐怖的混乱如同瘟疫般在整个二十万顺军中蔓延,甚至波及到了南郊,高一功的部队也无法幸免。

  南郊,高一功仍在奋力进攻。

  “一切都完了。”

  寒冬之中,李锦如同被冷水浇头,从头凉到脚。他怎么也料不到,他的五六万兵马竟会在半个时辰内崩溃!

  东郊阵地失守。

  他未能守住,他成了大顺的罪人。等凤威军收拾完他,向南推进时……与孙传庭、李岩激战的高一功也将面临覆灭。

  这就是决战,一旦一处防线被突破,崩溃就会蔓延至整个战线。

  李锦颤抖的嘴角勉强挤出两个字:“举旗。”

  他在历史上留名,自然非等闲之辈,他也有备选计划。李自成将大顺军一半的精锐交给了他。

  大顺的三道防线,总计约有四万兵力。

  李锦手中握有两万,藏于不远处的洛阳城东北角,借助城墙的遮蔽形成视觉盲区。

  这两万骑兵尚未暴露。

  原本他们是李锦的总预备队,留待关键时刻冲锋陷阵,却未曾想在战争一开始就派上了用场。

  “举旗!”

  面对全线崩溃,他别无选择,只能命令三道防线出击,让大顺的精华力量奋力一搏,期望能够扭转战局。

  所谓三道防线,是指一队重装骑兵,排列成三行,前列持骑兵枪和长兵器,后两列则挥舞短柄巨刀。

  虽不算严格意义上的重装骑兵,但三道防线的装备比八旗略逊一筹,却比轻骑兵的铠甲更厚重,堪称大明特色的一种中型骑兵,兼顾机动性和冲击力。

  铁鳞甲外覆以软绒护甲,这是大明边疆铁骑的古老传承,那曾是九境边疆的战术秘辛,如今为李自成所领悟。

  李锦紧咬牙关,咆哮道:“射出鸣箭!”

  一道尖啸的箭矢刺破天际,不久,地面随之颤动,犹如神魔交战的前兆。

  十里之外,风威军团的统帅大帐。

  “哈哈!”

  李迁轻拍铠甲,跃然而起,低笑道:“他们来了。”

  沈天石持着望远镜,目光锐利,注视着洛阳城北偏西,城墙阴影后的死角,一片蓝甲骑兵如洪流般涌出。

  “三堵墙来了。”

  参谋军官们纷纷举起望远镜,指点议论。他们等待的,就是这一刻。

  沈天石微笑着,顺军已无退路,拼死一搏,终于亮出了最后的底牌。顺朝虽有五十万大军,却未令他畏惧。

  唯有这三堵墙,尚值得一战。

  两万精锐骑士奔腾而来,犹如蓝色的风暴席卷原野,直扑风威军团的步兵团防线。

  随着大地的震撼,三堵墙加速冲刺,灵活地向两侧扩展,形成一个弧形攻击阵列。

  第一排身披双重铠甲,手持骑枪;后两排握着大刀,清一色的短柄巨砍刀,在阳光下闪烁冷冽的锋芒。

  颇有看点了。


  (https://www.2kshu.com/shu/41552/128446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