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崇祯是我老丈人! > 第175章 仙石化金

第175章 仙石化金


“哎呀,客人您有所不知。”

  在江南,这不叫豪奢聚会,而是叫做同乡会。官员、修士、商人只要来自同一故乡、府城,甚至省份,都算作人脉。

  读书人的聚会怎能称为豪奢?

  这叫做雅集,实则是人间情谊的表现……

  古人言,同源异域遇故知,泪光闪烁映双眸,同乡文臣武将在外相逢,共席一餐,理所应当吧?

  不仅同乡,更有同年,同僚,同袍兄弟……

  这所谓的dangzheng,又是如何诞生的呢?

  它源自无数同乡、同年组织的聚会,彼此依附,久而久之形成一个个强大的势力联盟。

  各地学士如同藤蔓交织,团结一致便成了一股力量,称为yidang。在家倚仗父母,出门依赖朋友,正是此意。

  “嗯。”

  沈天石微微颔首,环视四周,各酒楼门前的招牌确如所述,诸如“旅次扬州山西会馆”比比皆是,皆为山西籍的文人墨客之地。

  哎呀!

  这些山西商人在故乡节俭无比,恨不得一枚铜币也能分作两半用。然而一到江南,他们出手阔绰,盛宴不断,美酒佳肴络绎不绝。

  宴毕,又安排歌姬陪伴入夜,未尽的美食还可打包带走,有时甚至能获得几袋白银赠礼。

  当然,要进入此类场所需有一定功名,入门标准不低,至少得是个举人。这般挥金如土,实乃长远投资,若哪位同乡学子日后高中进士,仕途显赫,这番投入便能获得丰厚回报。

  大明的官员、文人、商人、权贵便是如此牵扯纠葛,将盛世王朝搞得乌烟瘴气。

  目睹一位扬州本地官员在一群同乡士子簇拥下步入酒楼,沈天石不禁摇了摇头。

  “唉!”

  堂堂总镇大人,一方霸主,来到扬州竟连吃饭的地方都找不到,有钱也难寻酒肆用餐!

  “呵呵呵。”

  身后的女子们早已捂嘴窃笑,一行人无奈之下只好在路边小摊点了几碗馄饨果腹。

  “哧溜。”

  酒足饭饱,沈天石瞥见不远处一位官家千金,带着侍女缓步走过,不禁多望了几眼。

  “你?”

  柳如是怒火中烧,杏眼圆瞪,家中佳丽如云还不够他欣赏的吗?

  沈天石连忙正襟危坐,只是随意看看罢了,又没别的意思,野花怎比得了家花娇艳?

  正与几位侍妾谈笑风生之际,街头竟发生了件奇特之事,几个士子不知从何处冒出来,沿街分发小册子。

  这群士子年轻且风度翩翩,身穿青衫,在烈日下忙碌。他们是几位秀才。

  “嘶。”

  酷暑之中,这几个秀才却毫不懈怠,不怕炎热,站在路边将小册子递予过往行人,免费赠送。

  沈天石颇感惊奇,命亲兵去领取一本。翻开册子,他俊朗的面庞瞬间凝固,这是什么东西?

  “连环画?”

  在这个时代,他居然看到了连环画,图文并茂,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肥硕狰狞的夜叉,手持屠刀,正要砍向一名无助的武将。下方还配有诗句:

  “天石陨,稻粱茂。”

  “噗。”

  沈天石猛然一怔,这凶猛的夜叉画像赫然描绘着他这位沈大人,难道他的容貌竟如此骇人?

  这算是何等诽谤,谣言的风暴吗?

  可沈大人的生死,与世俗琐事又有何干?

  这事,江南的文人墨客已是惯犯,他们编撰谣曲,只为通俗易懂,即便是不识字的妇人也能诵读自如。

  当年他们也是这般诽谤董其昌的。

  “呵!”

  沈天石摸了摸额头,未曾料到竟有此等事。

  “咯咯。”

  柳如是揭下面纱,掩嘴轻笑,抛来一个不屑的眼神,此刻他终于明白触怒江南文人的下场了。

  得罪了文人,沈大人的名誉便毁于一旦。

  他们撰写谣曲,散发小册子,要在江南这片土地上让你沈大人的名声臭遍街头,你是否惧怕?

  “大人。”

  几个亲兵卫士怒不可遏,纷纷伸手去摸绑腿内的魔法短弩,欲要上前解决这几个刁民。

  沈天石淡然一笑,挥手制止:“罢了,罢了。”

  他此刻反倒是笑着摇头,唾沫星子伤不了人,但这些文人的手段委实低劣,有损书卷之雅。

  此时李香君黛眉微蹙,她望了望四周,揭开斗篷轻启朱唇,低声道:“这些人是复社之人。”

  “嗯?”

  沈天石注视着她如玉的红唇,微微一笑,随手将小册子丢在桌上:“掌柜的,结账。”

  复社是何方神圣?

  复社乃是一群江南才俊、举人组织的文人社团,最爱议政批判,实则为东林党余孽的爪牙。

  “走吧,回去。”

  这街已无心再逛,兴致勃勃而来,却败兴而归。

  夜幕降临,柳园内,清风拂面。

  逛了一天街,生了一肚子闷气,沈天石反而苦笑道,感受了江南风情,才知此地早已腐朽至骨。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呸。”

  柳如是不悦,杏眸圆瞪:“这事儿怎又牵扯到歌姬身上,若非士大夫们纠缠,谁愿为你们这些权贵献唱?”

  “有理!”

  沈天石又摸了摸额头,这话确是说到点子上了。

  次日清晨。

  今日不再外出,沈天石下令关闭柳园大门,与柳如是、陈圆圆等侍妾闭门处理大事。

  一纸宣墨,笔砚伺候。

  柳如是惊讶问道:“沈督军也要创作谣曲小册子吗?”

  “嗯?”

  沈天石摇头,江南文人和复社才子可以不顾颜面,做出这些卑劣之事,他却是要脸面的人。

  他是朝廷命官。

  诋毁朝廷重臣乃是大罪,大明律法白纸黑字写着。

  然而,在江南,大明律法却形同虚设。

  沈天石握笔缓缓道:“曾有先哲言,舆论的领地如同战场,你若不占据,敌人便会侵夺。”

  此言甚是有理。

  李香君好奇问道:“是哪位先哲所言?”

  “呃……”

  沈天石轻轻摇头,不论是谁的言论,复社之流企图玷污真相的企图不容忽视,舆论的高地必须夺回。

  此事至关重要!

  东林余党操纵新闻旋涡,散布谣言,利用俚语诽谤他,那么他就以牙还牙,与他们正面交锋。

  沈天石计划在扬州创办一份《幻世报》。

  “何为《幻世报》?”

  三位侍妾满脸惊讶,就连新来的李香君和董小宛,也瞪大秀眸,好奇地注视着他,清丽的脸庞满是不解。

  “《幻世报》……”

  沈天石轻笑,摇头道:“嘿,别问了,看了就知道。”

  待报纸问世,一切自明。

  他命人取来墨晶笔,白桦木版,圆规和量尺,亲自担当主编,开始设计版面布局。

  “有趣。”

  “呵。”

  家中的佳人们纷纷围拢过来,明亮的眼睛紧盯着这位沈大人,看他用优雅的馆阁字体在木版上挥毫泼墨。

  头版,头条,副刊……几个豆腐干大小的版块跃然纸上。

  “来人。”

  沈天石低喝一声,亲卫匆匆进来,递上一个上锁的神秘木箱,随即退下。

  开启木箱,剥开封蜡,里面陈列着写有奇异数字的纸条,众女皆是一头雾水。

  沈天石却视若珍宝,一边翻阅纸条,一边撰写文章,这是大明历史上第一份《幻世报》。

  这报纸的版式虽然朴素,但内容引人入胜。

  不仅引人入胜,更是奇妙无比。这些文章不谈伦理,不载道德说教,取而代之的是醒目的大标题:

  “近日报京城域,黄金价飙升,缘何如此?”

  此事,沈天石了如指掌。京师正盛行房产和商铺炒作,巨额白银被土豪从秘藏之地挖掘出来。

  商铺、府邸价格飙升,连带京城物价飞涨,黄金的价格也在无形中被炒高,这是必然趋势。

  这就是通货膨胀的征兆啊!

  随着白银在京畿及北方地区的大规模流通,其在交易中的地位愈发重要,逐渐取代铜钱成为大明的主要货币。

  于是,白银贬值,黄金的价格则节节攀升。

  “去年京畿,一两黄金可换八两白银,如今已至九两三厘……”

  房间内寂静无声,唯有炭晶笔划过木版的沙沙声,几位江南才女皆是看得目瞪口呆。

  “这?”

  然而,沈大人为何将如此巨大的金价变动公之于众?这些才女自幼饱读诗书,初时只觉惊奇,后来却感到不对劲。

  这预示着一场大变局即将来临!

  一向自负的柳如是也不禁咋舌,深深吸气。京畿黄金价飞涨,而江南地区的金价尚算稳定。

  若此消息流传开来,必会掀起轩然大波!

  倘若有人从报纸上得知消息,从江南购入黄金运至京师,以此赚取差价,岂非一夜之间就能暴富?

  “嗯,对了。”

  沈天石轻轻捏了捏她挺俏的鼻尖,赞道:“聪明!”

  柳如是怔怔地凝视,竟忘记回应,只见他从神秘的翠玉箱中抽出一张羊皮卷,开始书写第二道讯息。

  一行庄重的魔法铭文。

  “洛阳谷价,一旬之内,狂飙三成。”

  这些都是大明皇朝贸易行会各分部搜集的奇幻商品行情,由信使飞鸟迅速送达洛阳总坛。

  柳园再次沉入静谧的魔法气息中。

  别说柳如是,连王微、陈圆圆恍然大悟,惊讶地掩住嫣红的樱唇,就连新来的李香君和董小宛也为之一震。

  假若有人立刻在江南收购粮食,送往洛阳出售,这来回一趟岂非瞬间大发横财?

  “呵。”

  柳如是吐出一口仙灵之气,诸位才女顿时领悟到这被称为“天讯”的卷轴所揭示的秘密。

  李香君轻声惊叹:“这岂非……点石成金之术?”

  正是如此,犹如仙人般的神奇技艺。


  (https://www.2kshu.com/shu/41552/128445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