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崇祯是我老丈人! > 第337章 战争巨轮

第337章 战争巨轮


矗立在九边的嘹望塔上,极目远眺,长城之外,那片魂牵梦绕的边疆令人心驰神往。

  “封狼居胥。”

  “登上瀚海...”

  沈天石仰望着长城之外的无垠苍穹,不禁低声吟诵,扬威边疆,驰骋西域,这是每个中原霸主的梦想。霍去病、卫青...

  他们的威名永载史册,这是历代名将的至高荣耀。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沈天石轻声低语,每个名将的梦想是扬威边疆,但又有几人能真正实现?除了汉唐两朝,似乎再无先例。

  “终究,要走出去。”

  但如何走出去呢?单靠军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汉朝虽曾走出去,却又被人赶回;唐朝亦是如此,甚至差点遭遇灭顶之灾。

  就算他沈天石率领百万明军征服边疆,建立起庞大的领土,恐怕在他身后百年,这一切仍会被他人夺回。北方,还有一个更强大的沙皇俄国在虎视眈眈...

  为何如此?

  只因世间弱者皆易折。

  在这广袤的异界边界,族群争斗犹如龙蛇竞逐,无关正邪,唯强者才能在这片领域立足,为子孙开疆拓土。

  唯有强盛,方能生存,大明之人……似乎尚未领悟这片森林的法则。

  如何应对?

  铸铁血之师,育民智,举国一心,以明军之锐,步步蚕食,除此别无他法。

  此乃后话。

  沈天石目光如冰,不再多言。

  “启程!”

  二十万步骑组成的明军收兵回师,重返大同府,沿着长城前线疾驰,重夺一座座边境要塞。

  留下少许兵力守护九边重镇后,沈天石偕同十三岁的明帝朱慈烺,率十五万主力大军离开大同卫。

  直扑帝都!

  那里,仍有大明的京都待他收复,自大同府至京都,六百里路程,无险可据!

  京都已经近在咫尺。

  帝都,霜雪宫。

  宫内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嫔妃与公主们纷纷躲于屋内,屏息倾听乾清宫内不时爆发的狂吼。

  摄政王再次失控,疯狂杀戮。

  斩太监,戮宫女,杀……汉臣。

  片刻后,吼声暂时消退,侍卫抬出一名太监和两名汉臣,其中一人已被摄政王愤怒之下斩断颈项,头颅无力地垂下。

  霜雪宫内寂静如死,金水桥畔,候旨的王公大臣们战栗不安,生怕成为下个牺牲品。

  多尔衮此番南下中原,败绩累累,大量清军精英陨落,八旗根基损失近十万。

  两黄旗近乎全军覆没,仿佛大清的天空崩塌。

  多尔衮犹如丧心病狂的赌徒,理智尽失,连日来已屠戮多名宫女、太监和臣子。

  太后大玉儿苦劝无果,徒增忧虑。

  宫门外,内城各巷,家家户户披麻戴孝,灵堂遍地,哀号震天,一片末路之景。

  大清上下皆为这震撼的消息所震惊。

  可大清入关才多久?

  不满一年。

  中原一败,伤及灵魂,大清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内皇城,铁盔胡同。

  多尔衮失去理智,两黄旗的覆灭让王公们焦虑如焚,纷纷聚首郑亲王济尔哈朗府邸。

  个个急得团团转,仿若丧亲。

  这些王府本非他们所有,皆是掠夺而来,旗人们戴着王冠,住进整洁的青砖瓦舍。

  然而,原主人却...

  数十万旗人从关外迁入此城,占据了内皇城,犹如吸血之鬼,吮吸着大明子民的血汗。

  “这...这?”

  此时的多尔衮威望尽失,三兄弟一死一失踪,自己沦为丧家之犬。

  摄政王多尔衮的权位本就是从豪格手中夺取,如今随着两黄旗的覆灭,怨声载道的大清,又一次,又一次,又一次陷入了内乱之中...

  终日魔幻大陆,沉浸在无尽的内讧中,曾有血亲相残,骨肉成仇的惨剧不胜枚举。

  于是,大清皇族重提两位元老亲王之名——郑亲王舒尔哈朗与庄亲王硕塞。他们是仅存的,戴有永恒王冠的两位古老王者。

  “叔王!”

  年轻的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等人高声呼吁,早就预言多尔衮将败,今日果然灾祸临头。

  豪格家族所属的深蓝军团之人,更是愤慨异常……

  “请叔王入皇宫,稳住局面!”

  郑亲王府内喧嚣一片,众人争论着大清的未来,不少人萌生退意,考虑回归边境外的故土。

  这些人甚至不及多尔衮明智。

  现今战局混乱,他们首先想到的便是……逃离!

  “够了!”

  济尔哈朗轻咳几声,大厅内顿时安静下来。他揉着疲惫的眉心,内心已是一片混乱。身为一生征战的将领,他岂会不知局势紧迫?

  大同府沦陷,九座要塞悉数被光明军团占领,敌军随时可能兵临城下。可阿济格那愚者竟带着五旗十万大军消失无踪!

  京城此刻兵微将寡,如何应对这场战争?

  “不如……”

  瞬间,济尔哈朗也闪过逃遁的念头。内地的世界繁花似锦,诱惑满满,但若不逃离,只怕生命难保。

  他扫视着面前的王公,深知战局无法逆转。光明军团势如破竹,而京城只剩下正白旗孤军奋战。

  这场仗该如何继续?

  倒不如退回边境外,另寻对策。

  “唉。”

  一声长叹,济尔哈朗睁开昏花老眼,振作精神,他不得不挺身而出掌控大局,开始布局。

  京中尚有多尔衮的正白旗,以及汉军、蒙军残部,合计七万兵力。他下令征召所有十二岁以上男丁。

  这样一来,大清勉强能集结十万兵马。

  但老弱妇孺怎么办?

  大清举国迁徙,连妇孺都带上了。仅京畿之地,就有多少旗人?大清总人口不足百万,其中有五十万左右迁至京畿,且大多数是老弱病残。

  这五十万老弱又该如何安置?

  短时间内无法全部撤离。

  “去吧。”

  济尔哈朗无力地摆手,深深叹息。能救一个是一个,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当初,就不该来这里。”

  他从未料到,曾经驰骋疆场的大清铁骑,竟会被老弱妇孺牵绊,如今大清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随着郑亲王重返政坛,京城变得躁动不安。

  “走吧。”

  大清郑亲王眼中闪烁坚定之光,带领庄亲王硕塞等人,缓缓步出郑亲王府。

  几位永恒王冠的持有者,走向紫禁城。

  “不能再让多尔衮胡闹下去了。”

  星辰纪元元年,冥月历三载八月之末。

  苍穹帝国的铁鹰亲王伊尔哈朗,狮心亲王硕塞踏入皇宫,借年幼的帝君福临之名,剥夺了暗影摄政王多尔衮的军事权柄,收缴了龙纹兵符和翡翠玉玺,将他幽禁于迷雾塔中。

  多尔衮从此淡出历史的卷轴。

  帝国生死存亡之际,帝君福临发布了全面动员令,号召十二岁以上的所有雄性族人加入军旅,与星明联军一决胜负。

  这已是帝国的传统战术。

  仅仅三日之间,苍穹朝廷重建了一支十五万雄师,一边组织老弱妇孺撤往幽岭关,一边誓死扞卫皇畿。

  所有旗人男子被悉数征召,这无疑是一场孤注一掷的决战,帝国的赌性在血脉中沸腾,一如万古历末年的萨尔赫湖之战,他们曾以此取胜。

  星幕低垂,皇畿以西。

  大批身披红钉铁甲的骑兵簇拥下,一支精锐的炎铳骑兵团疾驰而来,驻扎于一片宏大的庄园之内。

  沈天石,朱慈烺跃下骏马,深深呼吸。

  “我们回来了!”

  不满一年,十五万步骑大军卷土重来,战局逆转,星明联军攻势如潮,苍穹军死守不退。

  “哗,哗,哗。”

  君臣二人兴致盎然,攀梯登顶,持望远镜远眺,庄园之外,四面八方尽是绵延不绝的炎枪步兵。

  “哈哈!”

  朱慈烺欢欣鼓舞,手舞足蹈。

  沈天石淡然一笑,心中豪情万丈,这是他的军队,他耗时三年一手打造的炎战步兵军团。

  全面反攻,势如破竹!

  夜色中,他们在庄园歇息,军报如雪花般飘进帅帐,十五万星明联军自山西、豫州包围而来。

  孙传庭,史可法在江南亦倾力以赴。

  从松江府及江南各地的新兵,肩扛各式炎枪,扛着猛虎蹲炮,火箭战车,沿京杭大运河水陆并进,一切可用之物皆为兵器。

  各路明军蜂拥而至,宛如洪流的步兵席卷皇畿,所过之处,苍穹军与汉军纷纷弃城逃离。

  明军一路势如破竹。

  此刻,洛阳兵工厂的产能已复苏,然而工人大部分是女子,奇异之事在中原、江南的土地上悄然发生。

  接连的胜利振奋了整个大明的民心和士气,谁还顾及儒家礼仪?

  若非女子投身武器dan药制造,又有谁能担此重任?

  洛阳大捷的鼓舞下,大明王朝这座精密的现代战争机器缓缓启动。

  即便这台战争机器尚显稚嫩,仍处初级形态,却已展现出惊人的战争潜力!

  当大明中原、江南的战争潜力尽数释放,这天下,哪还有苍穹军的立足之地?

  夜色下的庄园。

  火把熊熊,将庄园照亮如白昼,大红军服猎猎作响,荷枪实弹的巡逻队四处搜查,将一个个藏匿的旗人逐一找出......

  一群身披兽皮斗篷,头戴银月纹饰的老者,以及身穿皮毛长裙的女祭司们匍匐在地,他们在伟大魔帝脚下颤抖不已,周围弥漫着神秘的魔力波动。

  在这个时代,时尚的服饰尚未诞生。


  (https://www.2kshu.com/shu/41552/1284391.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