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妙计!李善长的赞叹!
推荐阅读:开局退婚女帝,我选魔道小黑莲 宝可梦:开局一座精灵牧场 大秦:始皇竟要培养我当女帝 踹掉前夫后,我和他弟破镜重圆了 20世纪巫师生存指南 四合院:从少年到首富 长生修仙:从福修开始 魔尊狂妃:逆天布阵师 四合院:给我逆天悟性却不给知识 盘龙之规则超脱
乾清宫。
老朱坐在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他的脸色犹如六月的天气,一阵阴一阵晴,眉头时而紧皱,时而又微微舒展,内心的纠结与挣扎在这细微的表情变化中展露无遗。
片刻之后,一道身影步履蹒跚地缓缓走进来。只见这人身形略显佝偻,脸上刻满岁月的痕迹,但眼神中却透着精明与锐利,赫然正是当朝太师李善长!
自洪武四年起,李善长便逐渐从朝廷的台前淡出。那时,朝堂之上表面风平浪静,可暗流却在悄然涌动。
李善长看似放下了手中大权,致仕赋闲,实则如同一头隐匿于暗处的猛兽,只是隐于幕后,继续操控着朝政的丝线。就拿胡惟庸来说,便是他一手举荐提携。当初,李善长看着胡惟庸,眼中满是期许,认为他是可堪大用之才,能延续自己在朝堂的影响力。可惜,胡惟庸后来擅权专政,野心膨胀,最终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凄惨下场。
因为胡惟庸案,淮西勋贵势力遭受重创,元气大伤。李善长也因此蛰伏了起来,往日的肆意张扬被小心翼翼所取代,不敢再如以往那般毫无顾忌地行事。
今日,他接到皇帝陛下的召见,心中虽满是疑惑与不安,但还是立刻急匆匆地赶了过来。一路上,他坐在马车里,眉头紧锁,脑海中不断猜测着皇帝召见的意图,双手不自觉地握紧又松开,内心的忧虑如同翻滚的潮水。
当李善长来到乾清宫,准备行礼的时候,老朱摆了摆手,脸上带着几分急切,说道:“好了,这些虚礼就不必了。快坐下吧,咱有要事跟你商议!”
听到这话,李善长心中稍定,轻轻地松了口气,原本紧绷的肩膀也微微放松了些许。入宫之前他还颇为忧虑,不知道皇上召见所为何事,此刻倒是明白了,原来是商议朝政。
“敢问陛下,是什么事情?”李善长微微前倾身子,恭敬地问道。
老朱也不含糊,伸手直接从案几上取出一份策略,递了过去,说道:“善长啊,你看看这治理云南策略,是否可行?”
李善长双手接过方略,神情变得极为专注,逐字逐句地认真翻阅了起来。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眼睛越睁越大,脸上的惊诧之色愈发明显,不时微微点头,嘴里还发出轻“咦”声。
老朱一直紧紧盯着他,深邃的眼眸中思绪翻飞。
朱高炽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在老朱心中堪称平定西南的百年大计,所以他不得不重视,迫切地想要找人商议一番。
然而朱元璋思来想去,满朝文武竟一时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最后就只剩下了这个李善长。
李善长的个人能力,可谓世人皆知,足以比肩名相萧何,尤其擅长治理政务,所以老朱立刻将他给唤了过来。
短暂沉默之后,李善长发出了惊叹之声:“陛下,此策堪称精妙绝伦,足以彻底解决西南不宁的隐患!从最初推恩政策起,到以土司制土司,再到改土归流,一步一步削弱地方土司的影响力,直至朝廷将他们彻底纳入管控之中,完美解决了土司独立、尾大不掉的难题!”
听到这话,老朱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那笑容从嘴角慢慢蔓延至整个脸庞,满脸都是骄傲自豪之色。
没办法,提出这等妙计之人,可是他朱元璋的亲孙子,一个五六岁的娃娃,这如何不让人骄傲呢?
我老朱家的麟儿啊!
赞叹一番后,李善长不免也有些好奇,下意识地追问道:“敢问陛下,提出此策的大才,究竟是何人?”
哪怕身在朝外,李善长也对朝堂大事了如指掌,可没听说出现这么一个惊世奇才啊!
老朱摇了摇头,眼神中闪过一丝谨慎,本着保护朱高炽的念头,所以没有回答李善长的问题,只是反问道:“也就是说,这三步走战略确实可行?”
李善长点了点头,神情变得凝重起来,回答道:“完全可行,堪称精妙。以往历代朝廷对待西南土蛮,都是羁縻笼络,但事实证明,效果并不理想,甚至适得其反,助长了这些土蛮的张狂气焰。”
“而这三步走战略却反其道而行之,从推恩开始令土司内部生乱,他们不再是铁板一块,朝廷也就有了可乘之机;紧接着以夷制夷,配合推恩之令,将一个强大土司拆分打散,迁徙到其他地方去,进一步削弱这些土司的势力与影响力;最后改土归流一锤定音,即便土司想要反抗,也不再具备反抗的实力!尤其是这‘分而治之’,更是一语道破天机,对付这些土司土官朝廷当予以坚决打击的态度,对待土蛮土民则推行仁政施以教化,如此土司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一席话说完,李善长也不由惊叹连连。他心中隐约有了答案,提出此策的惊世奇才,必定是个经年老臣,至少有过治理地方的经验,否则绝对不可能如此了解西南局势。
寻常这些文臣儒生,只会夸夸其谈,哪里知道这里面的关键所在。
“陛下,此人献策有功,朝廷自当予以奖赏,老臣以为这等奇才朝廷更要加以重用……”
听见李善长夸赞朱高炽,老朱脸上的笑容更甚,都快合不拢嘴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说道:“这计策真有这么好?”
李善长神情一肃,正色道:“此策足以定西南,只等征南大军扫平云南境内的残元势力,朝廷立刻就能够推行下去!不是老臣妄言,此策足以保西南百年内不会生乱,堪称百年大计!”
老朱脸上笑容愈发灿烂,心里面爽到了极点。
啧啧,不愧是咱的种,就是厉害啊!
可李善长紧接着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不过此策虽好,但也存在隐患。”
听到这话,老朱顿时眉头一皱。
“哦?还有什么隐患?”
李善长凝眉解释道:“滇黔田土荒芜,山林险峻,交通不便,朝廷想要彻底掌控地方子民,就必须凿山开道,修建驿路,促进地方子民融入大明,否则哪怕有这三步走战略,短时间内也无法彻底掌控这些地方。”
老朱听后眼睛一亮,他陡然回想起了朱高炽的那句话。
“山川险峻咱们就修路,土蛮众多咱们就推恩!”
也就是说,大明想要彻底掌控滇黔之地,那就不得不修路!
可是这修路一事,动辄就要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啊!
李善长当然也明白这一点,叹气道:“陛下,以大明如今的国情,并不适合修路,还请陛下三思!”
听到这话,老朱脸色顿时阴沉了下去。
这等百年大计,难道要弃之不用吗?
老朱回想起朱高炽说这话时的语气,心里面冒出了一个奇怪念头。
那兔崽子是不是有办法?!
哪怕他自己都觉得这不太可能,偏偏还是想要尝试一番。
随即朱元璋与李善长寒暄了几句,就命人送他回府,自己却直接奔向了坤宁宫。
(https://www.2kshu.com/shu/39230/4963800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