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生者祭、亡人衣
推荐阅读:孕吐后,满朝文武找孩子他爹! 五旬老太重生后,闪婚冷面军官 高冷上司请接招 相思难负 操劳半生,渣夫逆子我不伺候了 旺夫小厨娘 程明远传奇 嫡女毒妃,废柴王妃要和离! 我在三界直播孕吐后,孩子她爹都找过来了 盛宠王妃不将就
马云腾?
在咒骂此人的时候,大爷吐沫星子四溅不说,眼珠子都凸显出了红丝,仿佛与之有不共戴天之仇。
我是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但从事前以及刚刚了解的种种判断,马云腾应该就是孙国盛的大老板。
做什么起家的不知道,反正现在是县城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也是当地首富。
“大爷,马云腾到底做了什么,让您恨得咬牙切齿?陵园搬迁的事情,该不会就是他主导的吧?”
“狗屁的主导,就是官商勾结的腐败。”高大爷接话道,“小伙子,棋也下了,话也说了,你在这待了这么长时间,难道就没发现哪里不对劲?”
“……”
我当然知道公园这里不对劲,只是有些话没法跟他们极为说明,一时间便沉默了下来。
“我问你,你是从外地过来的,初次见这公园感觉怎么样?”
“挺好的。”仅从表面来说,我确实是这种看法,“面积够大,景色也不错,方便人们健身娱乐。”
“到底是年轻,只知道看表象。”唏嘘一句,高大爷继续道,“这么说吧,公园的落成,对全城百姓来说确实有利,但正所谓远近亲疏,有人沾的光连浮尘都算不上,而有的人,则是吃的脑满肠肥。”
“您要这么说的话,那我就明白了。”此时此刻,我才清楚高大爷所说的重点,于是顺着思路说道,“要说得益最大的,莫过于官和商。一个捞了政绩,保不齐还有见不得光的暗财。”
“另一个则是财富泼天,又抱住了一棵或是几棵大树,所谓的方便百姓,不过是顺带脚的事情罢了。”
“就拿之前的陵园来说,若是不搬走的话,此刻对面这巨大的在建楼盘,是不可能拔地而起的。”
“换做公园则相反,楼盘不仅会建的名正言顺,将来卖起来也会是一房难求,某种程度上来讲,算得上是三赢的阳谋。”
“上位者得政绩,开发者得富贵,全城百姓则得个方便,如此大力宣传之下,怕是没几个人会有意见。”
“小伙子,你是做什么工作的,竟能把事情看的这么透彻。”几位大爷听完,纷纷点头。
话说到这里,也到了更进一步的时候,于是我斟酌着说道:“实不相瞒,我爷爷是个风水先生,自小除了教我些行内的种种规矩以外,还会跟我讲述他食香平事背后的人情世故,算不得什么。”
“你爷爷是风水先生?”马大爷一惊。
“方不方便透露下名讳,没准咱还听说过呢。”高大爷追问。
“名字就算了,爷爷早已经金盆洗手多年。”
我相信,如果说出爷爷的名字,这几位保不齐还真知道,但那样一来的话,势必也会暴露身份。
现在是调查阶段,我不想节外生枝。
“小伙子,既然你爷爷是风水先生,那你好好看看,这公园建的如何?”一位大爷饶有兴致道。
“挺好的。”我环指四周说道,“无论风水还是景观,明里暗里都合了五行之术,也不知当初是哪位高人操定的。”
“高人是高人,但不是一位。”高大爷嘴快,解释道,“足足五个人,一位本地的,剩下四位都是从外地请来的。而且我还听说,五人擅长之术,正对应了五行,小伙子果然是内行。”
“内行不敢当,就是听得、看得多了,略懂些皮毛。”
话头已经引了出来,我要做的就是趁热打铁,尽可能的问出来几位风水先生的具体信息。
外地的希望可能不大,本地的应该没问题。
“高大爷,您知不知道本地的风水先生住哪里,有些事情我想过去讨教讨教。”
“小伙子,你要找吴半仙?”高大爷有些意外。
“吴半仙?”
自幼入玄门,我当然知道这里面的规矩,能被冠以半仙之名,说明此人道行是不低的。
“对,吴半仙。”马大爷接话道,“原名吴志忠,批风判水,点穴扎坟那是相当的厉害,以至于让人们都快忘了他的本名,提起来都是以半仙尊称。毫不夸张的说,整座县城他要认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厉害是厉害,但就是命不好。”另一位大爷说道,“有人说是他早些年得罪了人,也有的说是泄露天机过多遭了报应,总之自打陵园搬迁后,他便再也没有给人看过风水了。”
“上次我听人说,吴半仙搬去了新的陵园那里,做起了免费的守墓人,具体为何那样做,怕是只有他自己清楚。”
“这么说,去新陵园那里能找到他?”我追问道。
“应该是的。”马大爷点头,然后告诉了我具体地址,“小伙子,有缘分的话,改天再好好杀上几盘。”
“好,您几位慢慢玩,我先去拜访吴半仙。”
……
陵园的新地址,在县城的西南,跨过白龙河的半山区。
环境上来说,很好。
但是具体位置,显得有些不尽如人意。
核心原因只有一个,公墓。
最佳的风水位,被开发商弄成了公墓,公路两侧的广告牌上,还写着各种价位的促销活动以及电话。
如此一来,陵园就被建在了山梁另一边的背阴处,大面积的松柏移栽过来,更凸显出了阴洌之意。
“奸商果然该死……”
通过广告牌,可以确定开发公墓的公司正是马云腾所属,足以想见他有多么的贪财黑心。
为了卖楼,将陵园改成了公园,为了卖墓地,又把搬迁来的陵园排挤到了背阴的偏僻之地。
如此丧尽天良,倒真不怕遭了天谴。
当然,这种事看不惯归看不惯,我并不具备左右此类决策的能力,毕竟背后很多东西,都是出自官家之手。
眼下是深冬,这里又是半山区,再加上不年不节,所以整座陵园很是安静冷清。
与一梁之隔的公墓,形成了鲜明对比。
那里人山人海,这边形单影只,透过铸铁的栅栏,仅能看到一个驼背中年人,正在折叠五色的挂纸。
生者祭,死人衣……
(https://www.2kshu.com/shu/37430/49769604.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