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还我正义 > 第六十七章 临别之情

第六十七章 临别之情


  叶雨菡出国前的那天晚上,薛祺坤召集家人在家吃了一顿晚饭,主题当然是为叶雨菡送行。

参加人员除了叶雨菡和谢震,薛韵和张小虎,薛贵明也算来了。

不过,薛贵明不是自愿来的,而是在薛祺坤的软硬兼施下勉强参加的,所以,他有些坐立不安,神情也比较尴尬。

开桌之后不久,他自己朝葡萄酒杯中倒了一大杯白酒,咕噜咕噜一口气喝完,算是向所有的人包括叶雨菡敬了酒。

然后抹了抹嘴,说:“今天是爸非得要我来的,我不能违抗父命,敬了这杯酒,既遂了爸的心愿,也表达了我的意思。希望大家尽兴,我马上还有特别重要的事,就先离开了,请谅解,请多多谅解。”

言罢,便开溜了。

薛祺坤望着他的背影,叹息道:“这孩子,说好了今晚高高兴兴与大家同乐的,怎么喝了一杯酒就离席了呢?还是心胸窄,肚量小,希望大家别受影响。”

叶雨菡站起来敬父亲的酒,道:“本来我想在大家喝到高兴之时,向贵明主动敬杯酒、道个歉的,谁知他不给我这个机会。好在来日方长,我俩迟早有冰释前嫌的一天。爸,您相信我说的话吗?”

薛祺坤咧着嘴说:“相信,相信,雨菡你的心胸,你对理想的追求,我感到很欣慰,在座的亲人也都很佩服,希望你学成归来之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来,我带领大家一起敬你一杯,祝你在法国一切顺利!”

众人在薛祺坤的带动下,开始互相敬酒,也互相祝福和逗乐,气氛开始活跃起来。

但是,在张小虎看来,这种活跃是表面的,他自己的心中就难以驱散各种困惑,而且这种困惑与在座的所有人有关,想活跃也活跃不起来。

他知道,与他有着相似困惑的还有叶雨菡,她的心中一定不比他轻松,只是明天她即将离开亲人去远行,不得不强颜欢笑。

还有谢震,他那早已死去的父亲的声音和影子最近常萦绕在他的脑海挥之不去,他怎么能活跃得起来呢?

桌上唯有薛韵,真的是无忧无虑。

她本是文静的性格,今天却担起了活跃的主角,如同节目主持人突然发生意外有人要临时替补一样。

她一会儿与叶雨菡和谢震谈笑风生,一会儿与父亲逗乐撒娇,一会儿与张小虎开个玩笑,忙得不可开交。

薛祺坤似乎隐隐有了点感觉,为了让大家开心,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

方丈指着远处的一座高山,问小徒弟:“那山为什么能与天相接?”

“因为他高呗。”小徒弟说。

方丈又带着小徒弟来到海边,指着远处与天相连的海面,问小徒弟:“海在低处,没有山的高度,它为什么也能与天相连、与天等高呢?”

小徒弟一脸惘然,回答不出来。

故事讲到这里,薛祺坤说:“你们谁能先说出方丈心中的准确答案,我就敬谁一杯酒。”

叶雨菡和谢震笑而不语。

张小虎故意发呆。

薛韵回道:“那是因为海的胸襟宽广,它那宽广的胸襟让它与天相连、与天等高。这就启发我们一个道理,胸襟,也能成为一种高度。”

薛祺坤开心地说:“恭喜你,答对了!爸敬你一杯。”

薛韵说:“爸,我也恭喜你,学会讲段子了。可惜——,这个段子已经老掉牙了。”说完,咯咯笑了起来。

薛祺坤却一本正经地说:“老东西就不能说了吗?我们的老祖宗留下的许多文化经典,不都是精神财富吗?

当然啰,爸也不希望你们光是守着这些老东西,还要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敢创敢试,这方面雨菡就是一个好的榜样。

来,雨菡给大家说一段,增加点乐趣。”

叶雨菡说:“爸让我说一段,我必须遵命。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卢梭,著有不朽著作《社会契约论》和《忏悔录》。

他写《忏悔录》的动因竟是一件小事。卢梭小时候家境贫困,曾在一个伯爵家当了小佣人。一天,卢梭趁没人时偷走了伯爵家一个侍女的漂亮丝带。这一行径被一位仆人发现,并报告给了伯爵。伯爵很愤怒,找卢梭来对质。卢梭为了自己不被辞退,便撒谎说丝带是小厨娘玛丽永偷的。最后,伯爵把玛丽永和卢梭都辞退了。当两个人离开伯爵家时,一位长者说,你们两人中必有一个是无辜的,说谎的人一定会受到良心的惩罚。果然,这件事给卢梭带来了终身痛苦。

四十年后,他在自传《忏悔录》中坦白,这种沉默的自责一直压在我的良心上,促使我决心写这部《忏悔录》,以此来救赎自己,并给玛丽永谢罪。”

张小虎说:“雨菡,爸是叫你讲个有乐趣的段子,你说的话题太沉重了吧?”

薛祺坤却对张小虎的话不以为然,说:“我倒觉得雨菡刚才说的这个故事不仅有乐趣,而且很深刻。

我在年轻时也犯过错误,最大的错就是伤害了叶如云。

我为此事之所以能向上级组织深刻检讨自己,也是受了卢梭《忏悔录》的影响。”

叶雨菡站起来,说:“爸,我没想到无意中又会触到您的痛处。您始终不忘您和我妈妈的这段感情,足见您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也是个操守高尚、时常反省自己的人,我很感动,也很敬佩。

本来今天应该多陪陪您,但因为明天要远行,我还得回去陪姥姥,所以,要先走了,希望不会影响到您和大家的情绪。”

说完,向大家深鞠一躬,便携着谢震离座了。

薛祺坤眼里闪着泪光,说:“理解理解,你早点回家和姥姥好好聊聊。”

他和家人一起把叶雨菡送到大门口。

叶雨菡上了谢震的车,从窗户里朝家人们挥了挥手。

车子开到村口那棵长得苍劲、挺拔的老榆树下,叶雨菡对谢震说:“你把车就停在这里吧,深更半夜的,开进去会惊扰乡亲们的,再说,我也想一个人走一走。”

谢震遵命,把叶雨菡送下车,在老榆树下和她短促而热烈地拥抱了一阵后,对叶雨菡说:“明天上午八点钟,我开车准时来这儿接你。祝你晚安!”

然后便依依惜别了。

从老榆树到姥姥家虽只有百步之遥,但这个地方却有叶雨菡童年和少年时许多难以忘怀的回忆,这份回忆有苦也有甜,有悲酸苦楚也有浪漫欢快,可谓五味杂陈。

天空中星闪月泻。大地上弥漫着稻谷和瓜果的清香。村中响起了熟悉的狗叫声。

叶雨菡迈着缓慢的步伐,心中在想着一会儿见了姥姥后该与她聊些什么,既要表达自己的牵挂,又不能让她流泪。

此时此刻,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离开家乡、离开亲人的不舍和落寞。


  (https://www.2kshu.com/shu/37374/49785439.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