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天降祥瑞!佑我大乾!
推荐阅读:武道传承 杨柳二十八号 孕吐后,满朝文武找孩子他爹! 操劳半生,渣夫逆子我不伺候了 地府大开,老婆不请自来 综漫之二婚反派自救 穿成首富千金,养个太子爷怎么了 我在三界直播孕吐后,孩子她爹都找过来了 被囚禁的爱人上部 旺夫小厨娘
朝堂之上,盘龙金柱间的青铜香炉腾起袅袅青烟。
局势发展至此,朝堂之上暗流涌动,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女帝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心中却如明镜般透彻。她深知,想要扳倒权倾朝野的李肃卿,已再无可能。
杨若兮搭在龙椅扶手上的指尖微微泛白,鎏金护甲在日光下折射出冷冽寒芒。她凝视着丹墀下那抹紫袍玉带的身影,李肃卿腰间缀着的羊脂玉禁步正随着他的轻笑微微晃动,玉鸣声清脆得刺耳。
于是,她顺势开口,声音清冷而坚定:“既然才通与李忠已经认罪伏法,那此案就到此为止!”
话音未落,李肃卿的脸上便浮现出一抹得意的笑容,那笑容如同冬日里的寒霜,冷冽而刺骨。他的党羽们更是欢呼雀跃,仿佛已经胜券在握,弹冠相庆的意味溢于言表。
然而,女帝接下来的话却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李肃卿的心头。
女帝突然起身,玄色十二章纹衮服扫过玉阶,腰间十二玉珩相击如碎冰。她目光掠过殿外皑皑积雪,檐角鎏金铜铃在朔风中叮咚作响,目光扫过满朝文武,声音中带着几分痛心与决然:“昨日本是迎灶神的日子,却因为这些贼子的缘故,致使百姓受难。朕身为臣民君父,亦是痛心疾首……今日,朕将率文武百官,于金銮殿外祭祀灶神,为百姓子民祈福!”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李肃卿愣在原地,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他万万没想到,女帝会突然来这么一手。更让他措手不及的是,女帝的话语清晰直白,有理有据,他竟无法反驳!
恍惚间,李肃卿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失去了整个礼部。他的脸色阴晴不定,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而刘文成则率先反应过来,立刻跪倒在地,高声喊道:“陛下仁德!”其余朝臣见状,也只能纷纷跪地附和。
辰时的雪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女帝九旒冕的玉藻上流转。她自袖中取出一卷明黄帛书,帛角金线绣着的五谷纹样刺痛了李肃卿的眼:“即刻摆驾金銮殿广场,开坛祭灶。”
半个时辰后,金銮殿广场上,积雪被扫成九宫格,每一格都撒着朱砂绘制的灶神符咒,日晷指针恰好指向隅中。
陆川立在祭坛东侧,目光深邃而冷静。他看着女帝的銮驾缓缓驶来,碾过青石板上的薄冰,发出细微的碎裂声。他的指尖摩挲着袖中那枚金薯,那是昨夜从御膳房地窖里翻出的稀罕物,表皮已经泛着淡淡的金色,指尖摩挲过表皮时,能触到那些细小的、如同星图的凸起。
“陛下,”陆川低声提醒,声音中带着几分谨慎,“待会儿金薯一出,您就说这是灶神赐下的祥瑞。”女帝微微颔首,九旒冕上的明珠在晨光中流转,映衬出她清冷而坚定的面容。她今日特意穿了件素色龙袍,袖口绣着五谷纹样,腰间悬着个锦囊,里头装着陆川特制的“神迹”。
祭坛四周挤满了百姓,他们是女帝特意放进来的,为的就是让他们亲眼目睹这一盛事。有人抱着冻僵的孩子,有人搀扶着年迈的父母。他们的眼中带着惶恐与期待,仿佛这祭坛真能驱散笼罩京城的阴霾。
“吉时到——”礼部尚书李原德拖着长腔,将祭文念得抑扬顿挫。随着礼官长吟,十二面夔牛鼓震得檐上积雪簌簌而落。
女帝踏着猩红氍毹登上祭坛时,忽然有寒风卷起她腰间缀着的五色缕。陆川看见她不着痕迹地按住那缕正在飘散的丝绦,素白指尖与殷红丝线缠绕,宛如雪地里绽开的红梅。
女帝接过三炷香,袅袅青烟中,她的面容显得格外清冷。陆川注意到她的手指在微微发抖——这是她登基以来第一次主持民间祭祀,成败在此一举。
突然,祭坛西侧传来骚动,起于第五声鼓点。五个衣衫褴褛的乞儿挤开人群,最小的女童捧着个烤得焦香的红薯,脆生生地咿呀学语。不少百姓见到他们五人,顿时发出阵阵惊呼。因为他们就是昨夜那西市牌坊下那五个乞儿,也就是那五个“煤精转世”!
“大胆!”礼部尚书李原德正要呵斥,着甲士将这五个娃娃拿下,却被女帝抬手制止。“且慢,”她缓步走下祭坛,绣履碾过积雪,“让朕看看,灶神赐下了什么祥瑞。”
女童踮脚将红薯举过头顶的刹那,陆川袖中金粉随风扬散。晨光穿透纷纷扬扬的金尘,将掰开的红薯芯照得宛如琉璃般剔透。
人群中响起惊呼:“金薯!是金薯!”
“老天爷,真是金薯啊!”
“这哪儿是什么煤精转世,这是仙童转世啊!”
百姓子民顿时议论纷纷,发出阵阵惊呼声,更有激动的,已经跪倒在地上,向着五个乞儿磕头祈福。
陆川适时高声道:“《农政全书》有载,雪日现金薯,主明君现世!此乃天降祥瑞,佑我大乾!”
“雪埋金玉,天降明君!”李原德也是突然振臂高呼,声音里带着恰到好处的颤抖。这声呼喊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层层叠叠的“万岁”声自宫墙内蔓延开去,惊起栖在角楼上的寒鸦。
“明君现世,佑我大乾!”禁军甲士发出整齐划一的高喝,随后纷纷跪倒在地。这喝声震耳欲聋,哪怕宫城外围观的百姓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都能够听得清清楚楚。
眼见甲士宫人接连跪倒在地上,刘文成也高喊了一声,随后跪地。徐少湖有样学样,高喊着“明君现世,佑我大乾”,带着麾下官员跪地。
整个现场就剩下了李肃卿及其党羽,他们呆愣愣地看着眼前这一幕,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
李肃卿脸色一阵阴晴不定,最后还是咬牙跪倒在地上。没办法,他不跪也不行,这个时候做出任何异常举动,那就是大不敬!
不只是对女帝的不敬,更是对老天爷的不敬!
官员之后,则是百姓,一圈圈一层层的百姓子民,全都诚惶诚恐地跪倒在地上。
整个现场,唯有女帝与五个乞儿站立,承受着四方朝拜!这一刻,女帝杨若兮身上,陡然多出了一层神性光辉!将人与神结合,受命于天,这就是所谓的天命!
女帝接过红薯,指尖触及温热的薯肉,忽然想起昨夜陆川在地窖里的模样,不由“噗嗤”一笑——他举着烛台,在成堆的红薯中翻找,口中念念有词:“一定要找到最金的那颗……”女帝有些出神,女童拽了拽她的衣袖,示意让她尝尝金薯。
女帝低头,对上女童澄澈的眼眸。她忽然明白陆川为何选中这孩子——那双眼睛里没有恐惧,只有纯粹的信任。她掰下一小块红薯放入口中,甜糯的滋味在舌尖化开。
“传朕旨意,”她转身面对群臣,“天降祥瑞,朝廷出资一百万两用于生产蜂窝煤助民取暖,所得银两尽数用于赈济灾民。”听到这话,人群中爆发出欢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陆川看着女帝的背影,忽然想起昨夜她在地窖里的疑问:“若百姓不信这金薯是祥瑞怎么办?”他当时只是笑笑,从袖中取出个锦囊:“那就让他们亲眼看看,什么是'神迹'。”
此刻,他悄悄打开锦囊,将里头的金粉撒向祭坛。晨光中,金粉如星屑般飘散,落在百姓肩头,仿佛灶神真的降下了福祉,再次引发了一阵欢呼。
祭坛东侧,李肃卿的党羽面面相觑。他们本想借机发难,却被这突如其来的“金薯祥瑞”打了个措手不及。
李肃卿跪拜时,额头重重磕在青砖上,他看见自己呵出的白雾在砖缝间凝成冰晶,而那些愚民正疯抢着分食红薯碎屑——有人将薯皮塞进襁褓,有人将碎渣混着雪水咽下。
翰林学士高惟志凑到李肃卿耳边低语:“相爷,这金薯……”
“闭嘴!”李肃卿恨得咬牙切齿,“去查,这金薯从何而来!”
然而已经来不及了。百姓们蜂拥而上,争相触摸那金灿灿的薯芯,仿佛这样就能沾染上祥瑞之气。女帝站在人群中,九鸾步摇的珠串在晨光中流转,映得她眉眼如画,如同天降神女!
陆川退到一旁,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嘴角微微上扬。他知道,这场祭祀只是个开始。真正的较量,还在后头。
(https://www.2kshu.com/shu/37314/4971576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