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屋 > 天唐锦绣 > 第两千七九章 君权神授

第两千七九章 君权神授


上古以降,“君权"与“神权"素来并驾齐驱、上下分明,世俗之君王要得到上天之神的授予,才能拥有治理国家的合法权力,“神"在上、“君"在下,并行不悖。

但“神"真的高高在上吗?

未必。

因为凡人是不能与“神"沟通的,“神"的一切旨意,都需要有人去领受、然后授予世人。领受神意"的也是人,既然是人,自然拥有人的一切属性,杀戮、贪婪、妄言、侵-占.…所以,“神权"与“君权"必然有所碰撞、有所掣肘,“神权"侵占“君权"的权力,“君权"则假借“神权"的名义.….….

这是一切动荡混乱之本源。

商朝之时,君主虽然是世俗的最高统治者,但重大决策需通过祭祀、问卜“神明"来决定,神权凌驾于王权。

周朝之时,提出“天命观”,周王即“天子”,“神权"与“君权"归于一身,但“天意"仍需通过祭祀和“敬德保民"的道德观来维系,神权仍有一定独立性。

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八荒,“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堪称“历史上最强大的世俗专制”,但他的权力来自于“强权"而非“神权”,更不是“神权君主”,非是“君权神授”。

即位时间太短,以“强权"压制诸国残余,尚未完成“君权"与“神权"之统一。

真正的“君权神授”“政教归一”,自汉武帝而始。

“天人感应"看上去或许只是史书之上区区四个字,浅薄认知是儒家用以统治人民的一个理论,但实质上却堪称惊世骇俗、震古烁今!

因为正是这四个字,将皇帝塑造成“天的代理人”,使君权彻底神圣化。

自此之后,“君"既是“天子”!

普天之下,一个国家、一个种族,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意志!

如此,“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才能成为华夏神州的约“天下大势,而不是普天之下的天下大势!禄东赞喝着茶水,默然不语。

他是天下少有的智者,这个时代的人杰,但困囿于眼界、见识,从未能以“神权“君权"的角度去看待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于一个文明的存续。

听闻房俊一席话,令他茅塞顿开之余,却又陷入沮丧。

汉人之所以可以通过“君权神授"完成“君权"与“神权"之统一,真正意义上将整个民族、整个文明捏合在一处实现“上下如一神州一统",其根本在于“君权"与“神权"在整个文明漫长的年月当中,不断斗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譬如华夏古早的神话、寓言当中,有着太多“大禹治水、“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等宣扬“人文精神"的例子,这正是“君权"与“神权"博弈之后取得优势的体现,告知世人“人定胜天"的道理,自己的命运由自己的力量主宰,使得“神权"陷入无限衰弱,最终只剩下一个“法理性",只需取得世俗强权便可以获取神明之承认。至于神明是否当真予以承认……谁在乎?

哪一个神明不承认,那就换一个神明供奉,这片富饶的土地存在了太长的时间,文明存续之历史也太过悠久,有着数之不尽的神明,..…,

然而诸如吐蕃这样的国家,却根本不可能完成“君权神授"这一步,因为神明不会同意,君王也不会同蒽烹°

神明高高在上,需要君王向世人国人表达他们的述求。

君王权倾天下,却也需要获取神明之承认,来达到统治国家、统治人民的目的。

二者相互成就,却也相互制约。

王朝可以倾覆,君王可以更替,但神明高高在上、俯瞰世间,不可亵渎。

“报!

有兵卒快步而来,高举战报,大声道:“黎明时分,校尉王孝杰率·先登营'攻入恒罗斯城,获·先登之功”,薛将军紧随其后,率领主力攻陷恒罗斯城!”

“报!”

前边的兵卒尚未离开,又有兵卒前来。

“校尉王孝杰生擒敌酋阿米尔,薛将军验明正身已将其押解前来,并且为王孝杰请功!”

一瞬间,整个大帐气氛热烈,连续数道战报纷至遝来,可以想见数百里之外的恒罗斯城当下是何等战况激烈,唐军又是如何势如破竹。

恒罗斯城,大破!

敌酋阿米尔,生擒!

“大唐,万胜!”

不知是谁在大帐之中忽然吼了一声,紧接着,所有人都振臂狂呼、兴高采烈!

禄东赞虽然料到唐军此战胜算极大,但如此干脆利落的大获全胜,仍旧令他感到意外,他曾跋涉万里亲自去往大马士革,深知那个所向无敌、疆域辽阔的国家是何等强盛,所以他等着两国交战、两败俱伤,吐蕃可以从中渔利,.….

那阿米尔亦是曾征服波斯的名将,麾下兵强马壮,怎能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惨?

他看向房俊:“能否让老夫看一看战报?”

房俊不以为意,摆摆手自有书吏自裴行俭案头取来战报,他则喝着茶、低着头,仔细思量棋局。其实是在脑海之中复盘,这局棋,他输了。

禄东赞接过战报,一封一封、仔细观阅,房俊在复盘棋局,而他的脑海之中则复盘这一次的恒罗斯之战。

当他见到整个恒罗斯城被预先埋设的火药炸上了天,便幽幽叹了口..…….

火药!

又是唐军赖以获胜的致命武器。

大唐立国之后,太宗皇帝带着文武群臣励精图治,很快创造出一个“贞观盛世”,国力强盛、繁华富裕,加上立国之初那一群精兵良将尚在,整个国家武德充沛,在此基础之上覆灭东突厥、重创西突厥,一时间六合八荒无敌手,诸多剽悍不可一世的胡族匍匐于大唐脚下,共认“天可汗”!

这些并不出乎预料,汉人每一次从灭国的废墟之中爬起来,总能创造出一个煌煌盛世、横扫六合。但随着局势稳定,那些立国之初的文臣武将们便逐渐开始耽于享乐,世家门阀依附于帝国躯体之上敲骨吸髓,吏治腐败、土地兼并..…帝国势不可免陷入衰弱。

其间偶有中兴之主,能将衰败的国势予以扭转,但最终依然是国力倾颓、民不聊生、王朝覆灭·..…这是王朝规律,古今如一。

大唐再强,也难逃铁律。

然而火药的出现,却极有可能打破这个规律...….

唐军铁骑威震天下、难寻敌手,但一名优秀骑兵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可成,不仅需要兵卒的天赋,需要日复一日的训练,更需要甲胄、战马、粮秣、饷银等等投入,每一个骑兵的背后,都是一个巨大的财政数字。

没有哪一个国家会源源不断的予以投入,等到文恬武嬉之风盛行、国家财力不支,唐军的兵卒素质必然下降,连带着唐军战力也会大幅下降。

到那时,便是周边胡族番邦的机会。

但火器横空出世,却打碎了胡族番邦的希望!

即便是一个孩童、甚至一个老妪,也能通过简单的训练熟练操控火器,火器在这些老弱妇孺手中、与在青壮手中,所能展现的威力是一样巨大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若大唐能够制造出足够多的火枪,人手一支,那么大唐就可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皆兵……

大唐有多少人口?

起码几千万!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拿着火枪的人都能成为合格的战士,战争也不是单纯的堆积数字,后勤、辎重、粮…每一项都制约着战争的胜败,但大唐只需做到“十丁抽一”,便能汇聚数百万军队。

普天之下,哪一个国家、哪一个部族可以抗衡?!

大唐的“武运”,极有可能因为火器之故,长长久久的延续下去,压得周边胡族喘不过气,要么在火器毁天灭地之威力下亡族绝种,要么主动依附于大唐,“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成为华夏的一部分,湮灭印记、沦为附席.……

而火药这等“灭世神器"的发明者,便是眼前这个看上去清隽明朗的年青人。

当真是因国运之昌隆,便能滋生出此等惊才绝艳之辈?

房俊伸手拂乱棋盘,叹气道:“大论棋艺精湛,在下不及也。  ”

禄东赞被打断思绪,也放下手中战报,笑着道:“棋艺小道,闲来娱乐而已,至大亦不过是修身养性,输赢何足道哉?二郎素来以大地为枰、以苍生为子,这一盘棋占尽先手、无往不胜,才是真的厉害。  ”房俊眉梢一挑:“我可以将这话当做夸赞?  ”

禄东赞指了指那几份战报:“二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阿米尔之流尽在你之掌握,一场当世两大强国之见轰轰烈烈之战,却如此轻描淡写、胜券在握,老夫佩服得五体投地。只不过击败大食容易、击溃大食却难,只需其休养生息、整顿兵马,极有可能于未来三两年之内卷土重来,却不知到那时二郎是否依旧有胜算?  ”


  (https://www.2kshu.com/shu/17794/838671186.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