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激进的提案
推荐阅读:重生港岛之沈门崛起 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蛇仙:开局吞噬仙帝 全球游戏:我开挂无敌 轮回之至高位面 官场:美女领导带我青云直上 毁童年:开局怒收悍娇虎一血 镇龙棺,阎王命 上岸提离婚,反手和市长女儿领证 觉醒卡通召唤师,开局六道汤姆猫
与英国人的沉默相对的是法国人的暴怒,德驻巴黎大使馆的几部主要电话从早上开始便片刻不曾消停过,四面八方的电话一个接一个。
很快,德国驻法大使便收到了法国外交部的召见。
一进门,德国大使默德洛便看到了法国外交部长约瑟夫·保罗·邦库尔站在办公室里,情绪并不稳定。
“你们想做什么?”
“这是在破坏《鹿特丹条约》,你们践踏了诚信!”
“不,邦库尔先生,俄国的现况不允许我们保持原本的状态,西普鲁士-波森和东普鲁士随时可能被遭到俄国的攻击。”
默德洛平静的看着邦库尔,接着道:“为了保护当地人民免于危害,我们认为有必要暂时不履行条约条款。当俄国情况稳定后,我们会考虑重新履行条约的。”
“哈,俄国怎么攻击你们,从天上飞过去?从海里游过去?”
听到对方脸不红心不跳的说出这样的话,邦库尔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俄国和德国之间隔着一个波兰呢,就算少数地方接壤,也没必要将军队派到波森这些地方。
邦库尔怒不可遏的质问道:“你们这些GCD骗子!你们想要战争吗?”
“我们的人民当然不想要战争,但也不惧怕强加于我们的战争。”
“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我们也一样。”
默德洛简短而坚定的回答无疑是狠狠的刺痛了邦库尔的心,这场质询便就如此一般一拍两散。
尽管如今的事件发展还是超过了其本身再武装的速度,但这并不意味着英法能够在这种事情上对德国纵容和绥靖,或者说,他们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对GC主义绥靖。
德国人的动作让法国人压力陡增,在他们看来,德国已经是在宣战了,法国开始千方百计的寻找防止欧战时西线堑壕战僵局再次出现的办法,设法在战争之前取得先机,并尽可能避免战火在自己的国土上燃烧。
6月初,法国开始议定动员法和该法的实施,同时,英国向法国提出了几项重要提议,包括但不限于封锁苏伊士运河和北海;终止瑞典、罗马尼亚与荷兰等国的小动作;加强波兰和俄国的军事力量。
第一条主要针对的是中美两国,中英、中法之间的条约不必多说,英美之间同样签有关于德国的备忘录,但从实际表现来说,两个国家都很不老实,在签订这些约定之后,大量的战略资源依然在向德国涌入。
在这场贸易中,德国人用先进的机床、机械和技术从中国手中换取大量的战略资源、外汇乃至于黄金,然后再用外汇和黄金向美国购买所需要的战略资源。
这场贸易的规模固然不可能有多大,但对于战场来说,容不得半分的侥幸,尤其是己方尚处于弱势。
一战对于英法两国的阴影还是很大的,反而是德国人能够接受一场大战。
原因也很简单,德国人在战术上,至少,在东线、南线都是一路赢赢赢,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失利,而西线虽然啃不动,但德国在局部的战斗也往往是顺境,只有到最后的半年里才真正感觉到什么叫做失败,这就导致一战时的德军士气相比于法俄两国要好的多。
而这一情绪也被传递给了德国的其他人,不仅使得德国的反战思潮与英法美等国并不一样,还为后来的战争埋下了隐患。
当然,法国人嘴上自然是不承认的,而德国人自然也不是什么脑子缺根筋的东西,除了德三那样子不得不搞,德国人对待战争还是很严肃认真的。
而最后一条,也属于应有之义,双方早已经签订过大量的条约,近有《英俄共同防御协约》|《英法巴黎协定》,远有《英波协定》、《法波协定》、《法俄互助保障条约》。
不过,共同防御是共同防御,互助保障归互助保障,指望英法在俄波遭遇德国直接攻击时亲自出手,那恐怕是不太可能的。
英国人和法国人自诩棋手,俄国和波兰只是他们的棋子,棋手又怎么能为几颗棋子左右呢?
那么,谁是臭棋篓子吗?
这个问题先放到一边吧,至少英法如今正在计划给予俄国政府,即国民军,或者说白军一方贷款和援助。
按照英法的设想,俄国应当立即终止与土耳其的战争,全力镇压革命,而波兰则应动员足够数量的军队,以防备德国的突然进攻。
而英法两国将在未来两年内,向俄波两国提供至少7000万英镑的贷款,以协助两国整理军队和维持国内的稳定。
如果说,这两条内容还算是平常,那么第二条中的诸多内容则可以被称作激进。
首先是荷兰,英国计划向荷兰派出专员,监管荷兰与德国及联合体的其他成员的一切互动,并将之美名其曰“互助条约”。
这其中也不能算是完全没有利益可言,至少,英国许诺在远东与荷兰共进退,并已经在计划组建联合舰队,以应对在远东所面临的问题。
这一保障对于荷兰来说,有着致命的诱惑,他们很大概率会同意,只是派驻专员这一条可能还要磋商。
当然,这些东西都还算是稀松平常,不过是小小的干涉一下两国的内政而已,英国人还有更果决激进的方案。
在更早的几天之前,鹰派人士便趁着这个时机向内阁提交了一份备忘录——
简单来说,就是以“保护瑞典”和“随时支援沙俄维稳”的名义向瑞典派遣远征军,先行占领瑞典,如此即可避免瑞典被德国入侵。
同时,两国还可以趁此机会直接控制瑞典的铁矿产区,以及纳尔维克与吕勒奥这两处重要港口。
英国人相信,如果能使德国失去战争最基本的钢铁来源——铁矿石供应,就存在迅速取胜的可能性。
反之,如果优柔寡断没有及时采取这样的行动,战争就可能重现欧战时的僵局,这一点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而且,这个计划与之前所提及的封锁航行也是相关的,皇家海军不介意插入挪威、瑞典等国的领海,以阻止德国海军的一切行动。
只是,这个计划未免太激进了些,内阁尚不足以形成统一意见,自然不必说外交部与内阁的分岐了。
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
身处大英帝国最核心的内阁成员正在继续议论着当前的局势。
在两天前,法国人便向英国提交了外交备忘录,让英国人惊讶的是,法国居然已经对该计划做出了决定,甚至细化了具体内容,将其分为B计划和C计划,即blocus和contrôle。
前者主要是在航线上布设水雷、派遣舰只、飞机进行巡逻,封锁商船,切断瑞典和德国之间的贸易;
后者则是派遣军队远征瑞典,直接控制铁矿产区,并通过瑞典牵制德国、俄国的行动。
作为老牌帝国主义,法国的手段并不比英国好到哪里去,必要的时候,法国人同样不会在乎什么公义公理。
「我们应当尽早切断挪威、瑞典对德国的铁矿石运送,如果我们能够使德国人在六到九个月内无法获取任何来自瑞典的铁矿石,那么对其战争潜力的打击相当于在地面或海上取得一场大胜利......」
外交大臣弗雷德里克向众人展示已经整合过的备忘录,这位第三代哈利发克斯子爵虽然患有先天性左臂萎缩,几乎是残疾人,但能力并不差,早年间毕业于牛津大学,历任教育大臣、农业大臣以及印度总督,可以说是履历丰富。
“从1933年以来,在工业的持续增长下,德国的铁矿石进口量从每年1200万吨提高到2000万吨,在这些铁矿石中,超过800万吨是来自瑞典的优质矿石。”
弗雷德里克手持教鞭,指向挂好的瑞典地图:“这些铁矿位于北极圈的基律纳-耶利瓦勒地区,经由吕勒奥、或者纳尔维克装船出口向外国,并且,这两个港口有专门修建的铁路相连。”
“在冬季,吕勒奥的港口会封冻,在此期间铁矿石只能通过纳尔维克进行出口。”
“鉴于此前我们给予(挪威、瑞典)的压力,其铁路、船运部门已经对德国采取了不配合的策略。这使得最近半年德国人通过瑞典商船获得的铁矿石大幅度下降,仅有不足100万吨。”
“从今年2月开始,为了解决这种情况,德国人开始尝试向纳尔维克派遣自己的商船进行运输,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至少150万吨的铁矿石运抵德国。”
“现在及时进行行动是十分合理与划算的,可以显著减少以后可能付出的大量生命代价。对大英帝国来说,控制斯堪的纳维亚的海岸线具有第一重要意义。”
钢铁对于战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去年十一月到现在,德国从瑞典、挪威实际获取了270万吨铁矿石,又从巴西等国进口了200万吨的铁矿,并从美国购入了150万吨的成品钢铁。
实际上英法的封锁并不成功,而这也是迫使英法进行下一步动作的原因。
但是,一旦将军队派往北欧,那就意味着即将与德国人进入战争状态,如若德国人不退却,双方就会直面战争。
只是,如果执行这个计划,远征了瑞典,那么接下来呢?
出兵干涉俄国内战?
进攻德国本土?
英国,或者法国,敢这样做吗?
(https://www.2kshu.com/shu/15294/1284230.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