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混乱前夕
推荐阅读:重生港岛之沈门崛起 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蛇仙:开局吞噬仙帝 全球游戏:我开挂无敌 轮回之至高位面 官场:美女领导带我青云直上 毁童年:开局怒收悍娇虎一血 镇龙棺,阎王命 上岸提离婚,反手和市长女儿领证 觉醒卡通召唤师,开局六道汤姆猫
法国迅速战败引发的连锁反应显然是极具震动的。
法国和俄国相继倒台,意味着欧陆不再有敌人能够与德国作战,从西欧到东欧、从直布罗陀到乌拉尔,都将被幽灵笼罩,欧陆大地红。
仅剩英伦三岛苦苦支撑,但又能支撑多久?
这让英国人彻底慌了神了,己方兵力缺口巨大:
北欧远征军由于此前的消极作战,而被控制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虽然成功阻拦了德军获取铁矿石,但本身却没有任何的安全保证可言;
派往俄国的远征军如今正在摩尔曼斯克,原定向内陆进发的计划被临时取消,变为维持摩尔曼斯克到圣彼得堡线路的安全;
至于派往法国的远征军,只撤出了三万多人,剩下十五万人都被俘虏了,这都是英军的精锐啊;
而海军力量上,英国人就更糟糕了,荷兰海军正摆在船厂里的那艘战列巡洋舰、两艘七省级轻巡洋舰和其他几艘驱逐舰也成为了德国人俘虏了,这显然是变相的增强了德国的海军力量;
当然,最糟糕的还属法国海军。
法国海军有两艘“敦刻尔克”级战列巡洋舰,装备了2座全前置布局的四联装330mm主炮,最大航速可达30节。
同时,法国海军还有两艘强大的高速战列舰,即新锐的“黎塞留”级,如今“黎塞留”号已经下水正在舾装中,而其姊妹舰“让·巴尔”号尚在建造,刚刚被授予舰名,三号舰则刚刚开工。
“黎塞留”级战列舰的威慑要比敦刻尔克级大多了,得益于优异的高压锅炉技术,她俩最大航速可以超过31节,还装备了八门380mm主炮,防护优秀,绝对不容小觑。
工人海军自己也拥有不少的高速舰艇,两艘“七月革命”级战列巡洋舰和“红色基尔”号大型巡洋舰自不必多说。
如今还有三艘“无产者”级大型巡洋舰,分别被授予“无产者”、“革命者”和“共QT员”舰名,两艘“列宁”级战列巡洋舰,分别被授予“列宁”和“弗朗茨•梅林”舰名。
“无产者”是“红色基尔”的改进型,“列宁”则可被视作装备350mm舰炮且得到优化的沙恩霍斯特。
这五艘战舰都准备入役,最迟在明年中就可以完全服役。
而且,英国人还不知道,在基尔海军工厂和不莱梅海军工厂的两座三百米船坞里正躺着两艘巨舰,进度非常之快,人民造舰委员会乐观的估计这两艘战舰将于明年完工下水,而最高人民委员会已经决定用“马”和“恩”来命名这两艘装备了406mm舰炮的新锐战列舰。
同时,工人海军已经参考“太微垣”级,完成了一型装甲航母的设计,准备在明年初投入建造,与战列舰一同进行破交作战。
四艘战列巡洋舰、五艘大型巡洋舰和两艘高速战列舰组成的舰群对于英国人来说无疑是恐怖的,如今“反击”号已经被德军击沉,五艘KGV最乐观也得要明年初才能入役,而且就算完工,也最多算是略占优势。
只要法国海军任何一艘快速战舰投靠德国,那英国的大西洋航线就完蛋了。
历史上,面对相仿境况,英国人实施了大名鼎鼎的「弩炮行动」——迫使法国海军不为德国人所利用,必要时以武力解决。
在1940年的7月3日,皇家海军H舰队抵达法国在北非的海军基地米尔斯克比尔港外,舰载机从皇家方舟号航母上起飞空投水雷封锁港口,随后H舰队下达最后通牒,要求法国人立刻做出抉择。
一,离港和英军共同作战;
二,离港驶向英国控制的港口,交出战舰;
三,离港驶向北美,将战舰交予美国保管。
法国人不予理会并发电求援,随后英军舰队正式开火。
战斗一直持续到晚上,法军四艘战列舰被击沉或重创,只有“斯特拉斯堡”号战巡和几艘驱逐舰以速度优势趁乱逃走。
当时英国人考虑的最糟糕结果是,假如法军舰队主力被德国人夺取,那将直接影响到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力量平衡,进而有可能导致整个欧洲战场的剧变。
为从根本上杜绝这个糟糕结果,英国人便采取了更“稳妥”的行动,弩炮行动相当之顺利,反正斩断的是法国人的手腕,而且他们也都投降了,肉不疼、心不痛。
考虑到现如今德国的影响力,英国人只会更加忌惮,弩炮行动显然是板上钉钉的事。
至于意大利人和巴尔干诸国,他们能把自己保住就已经很好了。
这下咋办?
凉拌!
不过,还能再炒个鸡蛋。
只要美国下场干预,一切就还有希望。
虽然罗斯福总统分别给张伯伦和雷诺写了信,表达了对英法的支持,并特意叮嘱法国海军一定不能与德国人站到一起,但美国政府的正式回复依然是“我们将尽一切可能协助英国、欧洲以及全世界向往自由的国家争取独立。”
美国会向德国宣战,结果必然,但这一过程注定不会很完美。
为了尽快的拉拢美国,张伯伦在法兰西公社建立的第二天就亲自乘飞机前往美国。
而美国政府也颇为重视,罗斯福总统亲自带领政要和将军们欢迎英国人,这欢迎队伍无疑是有着相当的意味的。
“张伯伦先生,许久未见。”
“欢迎来到合众国。”
在简短的寒暄和欢迎之后,双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了正式谈判。
其间,海军大臣丘吉尔向美国人特别强调了德国海军力量的膨胀:
除了水面舰艇,如今的工人海军有二百七十多艘潜艇在役,能够进行远洋破交的也有近180艘,同时还有大量的潜艇正在建造,根据皇家海军的预估,这些潜艇正以每个月十到十五艘的惊人速度增加。
与此同时,法国海军在今天出现了第一次的“叛逃”,两艘潜艇成功投奔了法兰西公社,而三艘炮舰则被拦了下来。
虽然目前法国海军总司令达尔郎是坚决反对向德国投降的,但他们对于海军的掌控能力依然存疑。
而且,由于船只损失增加,英国紧急建立了商船护航制度来保护航线,但效果不明显,每天依旧会传来船遭到潜艇袭击的求援电报。
不得不承认,皇家海军现在无法派出足够的驱逐舰执行护航任务,大船队可以得到护航,但那些零散落单的商船却只能孤身航行于杀机四伏的大西洋上。
因为英国现在需要大量护航舰艇来保护海上生命线,英国人开始在国内寻觅适合改建为护航舰的民船,史密斯码头公司的一种排水量700吨、航速16节的南方自豪型捕鲸船被皇家海军相中。
花级护卫舰由此诞生,它脱胎于民船所以制造容易,只使用一般的商船技术,许多小造船厂就可以建造。
同时,加拿大也奉命为宗主国排忧解难,从魁北克到哈利法克斯,东海岸大大小小的造船厂都开足马力加班加点。
只有6艘驱逐舰、3500名官兵的皇家加拿大海军颁布了扩充计划,打算在一年之内扩充三倍、两年内再翻倍、三年内再一次翻倍。
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正规战舰从开始铺设龙骨到下水再到舾装完毕最快也需要半年多,而相对不正规的基于民船蓝本建造的护航舰也需要三到四个月。
因此,英国人现在迫切需要填补这几个月的空档期。
“我们一共只有大约一百五十艘驱逐舰,而且分散在世界各地,J级、K级需要跟随主力舰队,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完整保护整个大西洋航线。”
丘吉尔对美国海军部长哈罗德·斯塔克上将如是说道。
在丘吉尔的努力下,英美两国迅速达成了协议,英国将以贵金属和西印度群岛向美国换取了五十艘旧式驱逐舰和几百架飞机,用来维持大西洋航线。
尽管内阁中的其他人反对这样的交易,在他们看来,大英帝国可以以暂时性区域海权换取海军力量的整合,就像是一战时将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抽回本土一样,但不能够将海外的海军基地作为交易,这意味着大英帝国将会永远的失去那片海域。
但面对丘吉尔的强硬态度,张伯伦选择了沉默,并准备下野,这就使得这笔交易成功。
而美国人之所以如此渴求西印度群岛,也与国内局势密切相关,法国的快速崩溃已经超过了全世界的预料,美国原本的坐收渔翁之利的打算彻底落空。
现在对英国能否抵御德国的进攻,大部分美国人都抱着相当悲观的态度,因此他们倾向于把资源集中在美国本土。
美国海军部担心英国一旦屈服,德国能够利用皇家海军的一部分战舰,这样可以集结出一支规模可观的舰队,足够对美国东海岸构成威胁。
这样的话,西印度群岛就是美国外围防御的关键。
美国并不相信英国,到目前为止,红色计划依然是美国国防计划的最重要组成,甚至比对德国和中国的黑色、黄色计划更高。
而且,大部分议员的眼光只能看到两年之内的事情,因此他们无法预料英国向德国投降会发生什么。
让这些鼠目寸光的议员支持战争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即便是乐观预估,这也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英国无法获得更进一步的援助。.
(https://www.2kshu.com/shu/15294/1284182.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