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宣战
推荐阅读:重生港岛之沈门崛起 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蛇仙:开局吞噬仙帝 全球游戏:我开挂无敌 轮回之至高位面 官场:美女领导带我青云直上 毁童年:开局怒收悍娇虎一血 镇龙棺,阎王命 上岸提离婚,反手和市长女儿领证 觉醒卡通召唤师,开局六道汤姆猫
1939年渐至尾声,北方的库页岛早已飘满一人深的白雪,而南方的三亚依然气候宜人。
榆林军港,南洋舰队最重要的基地中,停泊着无数军舰,数十名将军和上百名上校聚集于此,其中个别人身着更浅一些的军装,那显然是兰芳军队的联络员,单此时此刻,他们都在等待着最后的命令。
随着警铃响起,松了一口气的众人立即起身,默然的行动中却仿佛含着无数声音。
与此同时,外交部大楼内,伍均豪命人向位于伦敦的大使馆发去了电讯,要求驻英国大使向荷兰流亡政府外交部递交最后通牒——
要求荷兰放弃在荷属东印度的殖民统治,予以殖民地各处人民独立与自由。
同时,大使也向荷兰人表示,如果愿意和平交接,我们不吝啬于一份丰厚的回报,以公道的价格收购殖民地的公家财产,并保障壳牌石油等荷兰公司的利益。
对于中国的最后通牒,荷兰人心如死灰。
昔日纵横七海的海上马车夫,曾经拳打西班牙、脚踢法兰西的欧陆强国,如今国没了,最后一块殖民地也没有了,尽管英国人还给威廉明娜女王提供了一处体面的庄园,但王国政府只能蜷缩于伦敦的小楼中,挂上一个牌子,证明自己还“存在”,如何能不崩溃?
荷兰人没有选择,也没办法选择,出于本心,他们自然是希望将殖民地卖个好价。
荷属东印度这条赤道上的绿宝石腰带是自己手中唯一的筹码,自己很难留住这块殖民地,未来肯定会被英国人巧取豪夺,而一旦没有了这块殖民地,英国人根本不会拿正眼瞧自己,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如果将之卖给中国,还能获得一大笔财产,让大家当个富家翁肯定是没问题的。
但没有如果,英国绝无可能允许荷兰人投降。
英国:我死了,也不能看着你荷兰人发财啊,你只能比我更惨!
至于说荷兰人相不相信英国人能保得住远东......
那还用问吗?
肯定是不信的啊。
Z舰队有9艘战列舰又如何?
中国人也有9艘战列舰,跟你打决战,就算打输了又如何?
在陆地上,你英国人能打得过中国?
在一战后,欧洲各国对中国的态度定型了——一个同时兼具强大陆军和强大海军的人口大国,拥有一定的工业能力、成熟且完备的官僚体系和基本的动员能力。
即使是最狂妄的政客也不得不承认中国能够轻松拉出来干万大军,哪怕在他们看来,自己能够做到“一洋当十汉”,那你英国能在远东拉出多少军队来?
最终,荷兰还是决定阳奉阴违,选择向中国宣战,但在石油问题上留一线。
但荷兰人还是没想到,英国人根本不相信自己,在荷兰流亡政府的大楼里,英国人装了许多监听设备,这一消息早就被他们得知了。
就在双方交换宣战文件和战时备忘录时,英国外交大臣弗雷德里克子爵也召见了两国大使,对此事表示诚挚关切。
英国人现在正处于最窘迫的时候,前几天北海上刚发生了一次海战,“声望”号被德国人击伤,与“胡德”号一起在港口内修理,“什罗普郡”号重巡洋舰则被当场击沉。
而在大西洋上,刚刚从北非回来的“暴怒”号航空母舰被德国潜艇突脸,也无了,法国人自然是弹冠相庆,但英国就难受了。
虽然“暴怒”号是破烂,但她没了之后,整个皇家海军就剩下“皇家方舟”号这一艘高速舰还能动了,KGV、光辉距离服役都还要一段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自然还是希望东方的战事越缓越好,但荷属东印度的石油也不能拱手相让,否则会让中国的石油产量直接翻倍,彻底解放需求。
因此英国提议协助两国和平交接,实际是存着破坏石油设施的心思。
对于这件事,中荷双方自然都是不清楚的,中国和荷兰并没有就石油问题进行更深度的交流,中国不知道荷兰的打算,荷兰也不认为英国人会知道这件事。
但出于基本的警惕,中国拒绝了英国的提议,这件事不能让英国人掺和进来。
稍晚一点的时候,驻美国大使馆也向美国政府递交了一份备忘录。
其中详细阐述了当下的战争诉求和可能的行动,提前通知以免发生误会和摩擦,以及万一发生了误会之后的应对程序。
同样的文件,英国人也收到了,不过外交部估计其没什么作用,因此伦敦的大使馆内还有一份宣战文书。
在宣战文书递交之后,两国正式进入战争状态。
大洋之上,舳舻干里,一艘艘巨舰破开波浪,向着南方而去,更后面则是数以干计的运输船队,上面载着补给、军队。
而在天上,一架架战机正从广州、桂林和河内,向南方转场,他们首先会转到越南嘉定(西贡),然后其中一部分将会飞往兰芳。
不过,在枪声之前,是广播声。
设在三亚的《南洋之声》广播塔开始向整个东南亚广播,南抵达尔文,东至关岛,西达印度的广大区域都能够接收到这一广播。
而兰芳共和国的空军也奉联合司令部命令,向巴厘巴板、旧港等地播撒传单,宣传和平政策。
但是,兰芳的广播被禁止单独发布宣言,同时还有兰芳的陆军也被禁止单独行动。
这是因为兰芳共和国特殊的经历和国家环境,再加上传统制度与新思想的交融,整个国家就展现出一种“热情的冷漠”的特殊状态,光鲜亮丽之下是相当森严的规矩,与后世的新加坡有些相似。
而在民族政策上,兰芳的就表现的更为偏激了,对于爪哇人种有着极端的歧视,因此民族关系十分紧张。
所以说,兰芳的宣传很大概率会起反作用,这对于中国的战略来说是不利的,荷属东印度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秩序,不能有半点失控,尤其不能影响锡、石油和粮食作物的生产。
这些宣传的文字内容或许各有不同,但思想都很简单,就四个字——“威逼利诱”。
首先是核心思想,即宣扬亚洲各民族独立自主、互帮互助,建设新世界的理念;
其次是阐述欧洲殖民者的残忍行径,博取各民族的同情;
然后是宣扬起义的好处,劝说当地的土生荷兰人投降,列举重要目标的价值;
最后则是警告那些试图搞破坏的人,一旦逮捕,严惩不贷。
宣传的人群无非是四种。
第一个是爪哇人,这一招在荷兰殖民地的效果是最好的,这与荷兰人最不当人脱不开关系,当地的爪哇人可谓是苦荷兰暴政久已——
今日问候:你的手脚还要吗?
其次是荷兰本土来的那些白人,如今荷兰本土没了,他们的抵抗意志显然不会高的,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希望捞点资本移民去美国,相对来说容易被金钱收买,价值也比较高。
第三种是荷属东印度土生的荷兰人,这些人最难搞,他们生于兹长于兹,很多人都对这片土地有着情感,是荷兰人殖民体系的支柱,也是敌人中最硬的骨头。
最后是南洋的华人,南洋的华人数量在各地区都不占优,而且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没有占领农村,基本都聚集于城市中,被农村分割成一个个孤岛,无法联合起来。
同时,以买办商人和小市民阶级为主的华人基本都在充任殖民者和苏丹的白手套,这就导致他们天然的不敢也不能反对殖民者和苏丹的剥削,尤其是那些买办商人,具有天然的反动性,对于华人争取权利有着极大的危害性。
就比如马华商会在华语问题上的妥协,连汉语都不敢说了,那还算什么华人?
在这其中,荷属东印度的华人过的最艰难,人口占比非常少,只有1.5%,情况也比英国殖民地的华人更特殊,更难以组织,这就注定他们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而在另一边,荷兰人的身不由己并不止于伦敦的流亡政府,荷属东印度政府同样无力。
新加坡方面在请示了伦敦之后,开始策划组织BAAD联军,但美国人婉拒了英军的邀请,最终只组成了ABD联军,即澳大利亚、不列颠和荷兰。
然而,英国人此举却没有征集荷兰人的同意,新加坡自顾自的派了一群参谋到巴达维亚,要求荷兰人配合组建联合司令部。
一开始,英国人只派了一些参谋,但随着荷兰东印度政府对于英国的傲慢行动表示了强烈的抗议,表示如果不能尊重荷兰的选择,那么联合司令部将不能调动任何一名荷兰军人之后,英国就开始采取别的办法。
第一天,英国企图向伦敦的流亡政府施压以换取荷兰人的妥协,但荷兰首相德吉尔直接表示无能为力,第二天,英国试图说服东印度总督,第三天......
哦,不好意思,马辰遭到了轰炸。
随着这次轰炸的开始,英国不得不做出更多的让步,允诺会提供军事上的援助,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武器装备,甚至是直接的兵力支持。
直到第五天,当一支皇家炮兵营踏上苏门答腊岛的时候,情况已急转直下。.
(https://www.2kshu.com/shu/15294/1284175.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