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反潜作战
推荐阅读:重生港岛之沈门崛起 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蛇仙:开局吞噬仙帝 全球游戏:我开挂无敌 轮回之至高位面 官场:美女领导带我青云直上 毁童年:开局怒收悍娇虎一血 镇龙棺,阎王命 上岸提离婚,反手和市长女儿领证 觉醒卡通召唤师,开局六道汤姆猫
1939年12月12日,下午两点,登陆舰队抵达达拉根,而荷兰人的机队也姗姗来迟。
B10轰炸机只能执行水平轰炸任务,而水平轰炸机的“跳弹战术”现如今还没有实战,荷兰飞行员显然也掌握不了这种高难度的技战术。
因此,相比于轰炸,这更多是在给海面上的国防军海军防空单位提供一个练手的机会。
“洛阳”号防空巡洋舰上,五座135mm双联装高平两用炮齐刷刷的对准天空,随着高度、速度、方向等数据汇总、测算、得出结果,炮组成员开始使用特制扳手为机械引信装订时间。
不过,舰队中第一门开火的大口径高炮却是“洛阳”号身后的“德平”号驱逐舰的前主炮,双联装130mm高平炮向着天空发出怒吼,130mm对空破片弹在天空中爆炸,一团团黑灰色烟团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分外的扎眼。
天空中,黑灰色烟团不断绽放于机群的后方,爆炸的冲击波让飞机上下震颤,大口径高炮的破片在机身的金属蒙皮上划出一道道口子。
同时,新改装的双联装40mm博福斯高炮也在空中织出一片相对密集的火网,这让荷兰飞行员不敢冒险低空飞掠,只在一干多米的高空抛下炸弹便匆匆离去。
而一枚枚航弹落水爆炸,虽然溅起此起彼伏的洁白水柱,十分漂亮,但无一命中,只有几艘船被激起的水柱浇了一个凉快。
随后,“太微左垣”号上的战斗机出现在天边,荷兰人立即选择离开。
不过机群的离去不代表真正的安全,海面之下,荷兰海军的KVII号潜艇正耐心地等待着最佳的伏击机会。
“敌方舰队航向139,航速14节,长官,我们应该选择哪个目标?”
“当然是运输船。”
一艘艘战舰从潜艇前方驶过,所有人都屏气凝神,紧张不已,直到那些运输船即将进入交汇点。
然而,就在荷兰潜艇兵们屏气凝神,静待时机时,一艘驱逐舰改变了航迹。
“云龙”号驱逐舰上,一名观通兵再次注意到了海面上的特殊情况,迅速向舰长汇报了情况。
舰长项景明立即下令,将情报汇报给旗舰,同时向异常处靠近。
“准备。”
“投射反潜深弹。”
“云龙”号上,经验丰富的水兵们很快就锁定了目标,反潜管制官梁宏毅立即向舰长汇报,随后得到了批准。
几枚深弹在投射器的协助下,噗通一声落入水中。
反潜深弹威力巨大,但低下的命中率却很容易让潜艇逃之夭夭。
一般情况下,为了防止自己的螺旋桨噪声干扰声呐和水听器,执行反潜任务的舰艇必须保持较低的航速,一般不超过15节。
而深水炸弹通常设置在舰艇艉部,往往要航行到目标位置正上方再开始攻击,深弹投放以后又需要一段时间下沉。
深弹的下沉速度大约为2.5m/s,这意味着如果潜艇躲在150m深度时,有足足一分钟的时间进行规避。
训练有素的潜艇兵在通过水听器听到深弹落水时的噗通声以后可以迅速做出反应,这一分钟的时间足够潜艇开出去一百多米远。
如此长的攻击滞后时间,反潜舰艇很容易就会扑个空,让敌军潜艇躲过攻击。
更重要的是,深水炸弹在到达预订深度时轰然爆炸,巨大的动静就会干扰到舰艇的探测能力,使得反潜舰艇必须耐心等待一切归于平静,再才能继续追踪敌军潜艇。
但荷兰人显然称不上训练有素,此时他们仍在关注面前的运输船。
“发射。”
“是,鱼雷发射。”
“下潜到最大深度。”
“是,长官。”
四枚1899年生产的450mm热动力鱼雷接连冲出了发射管,向着远处快速驶去。
八百米的距离对于这种老式鱼雷来说需要一分钟时间才能到达,而热动力鱼雷明显的航迹又非常容易被发现。
“左舷!浪花!有鱼雷!”
“右舵打满!”
不过,笨拙的运输船无法和灵活的战舰相提并论,船员们几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四枚鱼雷快速逼近。
“咚!咚!”
巨大的震动让船员和搭载的陆战二旅官兵们东倒西歪。
450mm鱼雷的威力比舰用533mm鱼雷要小不少,而老旧的鱼雷命中率和引爆率都很感人,只有一枚成功爆炸,但很可惜,对于笨重而脆弱的运输船来说,他们躲不掉也扛不住。
船体舯部直接被这枚比舰上大部分人年纪都大的老爷爷鱼雷炸出了一个大洞,船长立即下令挂起了弃舰和求救的信号旗,随即让搭载的陆战队步兵们到甲板上去。
不过,那艘潜艇的运气也仅限于此,等他们反应过来时,深弹已经到了自己面前了
深水炸弹炸出几层楼高的冲天水柱,尽管这艘潜艇紧急躲避,但接二连三的巨大爆炸还是严重损伤了这艘老旧的潜艇。不断有阀门被震松,管道被震裂,海水从管道接缝处激射而出,整个舱内的气氛瞬间凝如实质。
荷兰水兵们惊恐万状,试图修补潜艇,但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他们的耳边传来吱啦吱啦的刺耳的金属扭曲声,仿佛死神的低语。
这就是潜艇,一旦战沉就几乎百分百死亡,而且是在昏暗、狭小的舱室中被活活溺死。
潜艇兵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远超寻常水兵,而荷兰水兵的素质显然比不上中英美德法这些大国,精神几近崩溃的水兵们乱作一团,尖叫、哭喊,随着一声爆炸消匿于大海之下。
一艘运输船的损失并未干扰到舰队的行动,这艘遭受重创的运输船是缓缓沉没的,船员和陆战队步兵们有充足的时间有序撤离。
只有一些装备来不及转运,漫漫沉入了大海,其中轻巧的小零件与那艘潜艇的碎片、船只的碎片一起,浮在大海上。
当然,这一场战斗只能算是小插曲,在更南边的爪哇海东部的反潜作业才是真正的战斗。
甲字一〇一特务舰队(TF-A101)出发更早,先遣舰队比这支登陆分遣舰队还要早一些。
在松柏港修整之后,就迅速投入到了爪哇海东部的反潜作业中。虽然英国人的水面舰队没有行动,但相对隐蔽、不容易被抓住跟脚的潜艇部队在爪哇海大肆活动,袭击商船队。
兰芳海军主要以中小型舰艇为主,主力包括3艘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其余都是些猎潜艇、鱼雷艇等小船。
值得一提的是旗舰“东万律”号,这是一艘7000吨重型巡洋舰,装备了3座双联装203mm主炮和3座双联装105mm副炮,能跑到31节,但主装甲带只有85mm,与南美的阿根廷重巡可以拜个把子了。
目前这些舰艇正由“坤甸”号和“三发”号轻巡洋舰领着,在海上巡逻。
但他们的效率并不高,训练有素的英国潜艇很容易就能躲开深弹。
不过,这一情况随着国防军的反潜强化舰入场,这一情况就得到了迅速的好转——这些舰艇都加装了刺猬弹系统。
这种武器在历史上是英国人发明的,是一种非常简单且高效的设施,本质上是一种多管掷弹器,其发射器上有许多根杆子,故而得名“刺猬”。
在使用时,24发反潜榴弹会**在杆子上,然后向目标区域发射,射程可达200米,24发榴弹的落点会形成一个圆形,像套索一样圈住敌军潜艇。这些反潜榴弹的下沉速度是深水炸弹的三倍,能够大幅削减敌方潜艇的反应时间。
而且,不同于二战初期许多武器追求先进的触发引信(尤其是鱼雷武器),这些榴弹并不安装深度压力引信,而是使用看似低效的碰撞触发引信。
但这却是让刺猬弹系统作战效率比其他武器高出几倍的关键,因为榴弹在下潜过程中,如果没有命中敌军潜艇,那么它就不会爆炸而影响声呐和水听器的探测,一旦爆炸,那就说明取得了命中。
如果只是这样,还算不了什么,但皇家海军还有更巧妙的奇思,刺猬弹的每一发反潜榴弹除了碰撞触发引信外还有第二重引信,这种冲击引信会因为受到爆炸冲击而起效。
这意味着每一轮24发榴弹中只要有任意一发爆炸,就会引起连锁反应,让附近的其余榴弹接二连三的爆炸。
尽管这种武器十分简单高效,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左念微都不允许其广泛装备,只在少数舰艇上进行实验,摸索构建反潜舰队体系。
如今,论飞机反潜或许不如英国人,但论舰队反潜,国防军还是颇有心得的。
说到底,反潜和防空一样,都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单独一项改进对于整体来说提升很有限。
英美之所以能在大西洋上扼杀狼群,靠的是“水上飞机搭载机载雷达探测水面航行的潜艇,发现后飞机发射火箭弹或投掷深水炸弹;通过无线电探测到潜艇的通讯,三角测量定位,然后驱逐舰和飞机持续追踪围剿。”这么一套办法。
在其中,最关键的是机载雷达,历史上,1941年英国人就已经将优良的ASV-2型机载水面搜索雷达投入使用了,后来美国人也得到了授权,仿制量产。
英国人的电子技术独步天下,德法美三国也无法与之相比,如果在开战之前大规模使用,被英国人了解到,那么就麻烦了,德国人吃亏倒不重要,自己失去了短暂的反潜优势才是关键。.
(https://www.2kshu.com/shu/15294/1284173.html)
1秒记住爱看书屋:www.2k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kshu.com